2012年11月06日13:46 来源:贵州日报 手机看新闻
“骏马奔腾”:淬炼干事创业精气神,
“等、靠、要”变成了“急、争、抢”
新水村“独臂支书”朱大清到云南宣威跑项目,新龙村“巾帼支书”耿陆芬到福建学习考察,我们遗憾地没能与他们“面对面”。但听村民们说起他们的故事,仍然感动不已。
2011年初,朱大清当上哲觉镇新水村支书后,拖着伤残之躯带着村民们劈山开崖,奋战90天,修通了通往山外的3公里大道。原来赶场“两头黑”的路程,现在坐车一小时就可以来回。
耿陆芬是威宁最边远的石门乡新龙、高潮村联合支部的支部书记。这位云南省会泽县的外来媳妇,不把自己当外人,当支书前她义务在村里为妇女办扫盲班,当支书后又带领乡亲们修公路,搞科技兴农。今年还办起养殖合作社,组织起400多人务工。如今,新龙村路通了,电通了,种养殖业发展起来了,耿陆芬也当上了全国劳模和省道德模范。
三合村“项目支书”吴玉明终于被我们“抓”到了。
吴玉明是个争项目、抓项目的“行家里手”。三河村烟水配套、精品水果、特色药材等项目,都是他“抢”来的。“我在村里把许多基础性的工作做好,一有项目,我不仅报告比别人写得好、交得早,而且落实得好”。吴玉明不止为本村“抢”,也手把手教周围几个“慢半拍”的村“抢”,带动他们一起发展。
采访越深入,感动越深沉。
到乡镇采访,我们就亲历了盐仓镇大路村“牙缝省水”修路的事。
在大路村热腾腾的工地上,村支书无意中介绍,大路村修路用的水,是从村民的牙缝中挤出来的。细问缘由才明白,大路村最缺的是水,最“省吃俭用”的是水,虽然镇政府正在积极解决工程用水,但大路村不想等,村支部号召大家从岩缝里抠水,从牙缝里挤水,确保工程用水,一定要在入冬前把路修通。
感人至深的故事,震撼着人的心灵。正是一大批拼搏实干、拼搏会干的基层干部站立前沿“骏马奔腾”,才挺起了威宁跨越赶超的脊梁。
“驭风故事”:工业思维驱动产业转型
产城互动,发展撑杆由“黑”变“绿”
10月31日,高高的马摆大山上,湛蓝的天空映衬着高达数十米的白色风电发电组,诉说着“驭风故事”的精彩。
目前在威宁有27个风电项目齐头推进,总投资131亿元,总装机容量达131万千瓦。由华能、国电投资40亿元开发的威宁百草坪、马摆大山、西凉山37万千瓦的风电项目已全部并网发电。到年底,威宁风力发电将达到60万千瓦。
与名企牵手新型工业,让风、光、水变财富,一下子将威宁这个几乎无工业基础的边远县拉进了新型工业经济圈的怀抱。招商投资促进局、华能国际、片仔癀、华锐风电……这些在风能发电、设备制造,或在港口物流、中药材加工等领域的大型企业,与地处乌蒙大山中的国家级贫困县——威宁发生了关联。
立足资源,突出园区引领和项目带动,辖五里岗产业园和金钟工业园、巴西工业园的贵州威宁经济开发区已获准挂牌,面积达43平方公里。园区内,华锐风电产业园即将投产,南方马铃薯专业合作社等10家企业正在进行厂房建设;招商局物流集团分发中心等4家企业已完成场平工程,威宁蓝天印制有限公司等7家中小企业已入驻孵化园。目前,入驻经济开发区已投产和在建企业达37家,总投资40.53亿元。
与“驭风故事”共舞,城镇建设又是一片风光。
草海岸畔,一座时代新城光华绽放。走进县城新区,规划面积20余平方公里的地块上,已批在建的房开项目218万平方米,今年将完成城建投资40亿元。从草海商贸城、乌撒文化公园,到草海养生公园生活城、威宁泰丰园、奥体中心、草海新火车站,一路看不完的新城新貌。
昔日被称为“脏乱差中心”的东风镇,如今已“脱胎换骨”为特色城镇建设的典型。黑石头、迤那、雪山等一批区域性特色集镇如卫星环拱县城。即使在偏远的石门乡,新区建设也紧锣密鼓,抢抓云南昭通机场建设和会泽、镇雄高速公路过境的机遇。
“驭风故事”曼妙起舞,还为威宁特色农业的开发带来了“微笑曲线”。
用抓工业的思维抓绿色农业,草地生态畜牧业、马铃薯、蔬菜和中药材、优质烟叶、经果林等“五个百万”工程正蓄势积力。两家大型马铃薯淀粉厂开工投产, 22家马铃薯专业合作社把市场营销触角伸向江浙、两广。过去小煤窑泛滥的区域,农民们纷纷由“黑”转“绿”,涌现出一大批懂经营、会管理的“鸽子王”、“猪司令”、“茶博士”。
同心攻坚:“三大主题”引领,社会
各界倾力帮扶,共筑威宁登高基石
“巍巍乌蒙,毓秀迤那。民族聚居,其乐融融……中南海亲切批示寄深情,省委书记夜宿农家访寒苦。部门帮扶,上下联动。恩惠威宁,情满迤那……”这首“合心赋”,生动见证了各级各界在威宁共谱“合心曲”,向“绝对贫困”发起总攻的决心与行动。
威宁的发展,一直牵动着党中央、国务院。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加快威宁发展多次作出批示。中央统战部、九三学社中央、国务院扶贫办、国土资源部、农业部等各级各界对威宁发展给予有力帮扶。
去年以来,“同心工程”就在威宁实施了卫生室建设项目、沼气池建设项目、“亮康工程”项目和招商引资项目共4个大项目,投入资金5000多万元。由中央统战部牵头,毕节试验区组织的“投资洽谈会”,威宁共签约项目11个,目前已有9个项目正式开工建设,实际到位资金达5.63亿元。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威宁发展,省直机关对威宁的集团帮扶已见成效。由省委政研室、省交通运输厅、省宗教事务局、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省人民医院和贵州电网公司6家单位组成的工作队驻点威宁,围绕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等内容,开展了实打实的帮扶活动。
同心攻坚,威宁腾跃。
统计数字显示,2011年,威宁在全省的经济发展的综合测评排名位居第13位,比2009年上升41位。完成生产总值79.07亿元,比2009年增长79.91%;固定资产投资95.24亿元,同比增长382.23%;财政总收入10.3亿元,同比增长105.18%;农民人均纯收入4068元,同比增加1515元。
同心攻坚,威宁新生。
——“三大主题”步履坚实。2009年以来,净减少贫困人口18万人。生态建设由2009年的33.4%提高到2011年的40.2%,获贵州省绿化先进集体荣誉称号。计划生育三年少生人口3.1万多人,扭转了人口过快增长的被动局面。
——基础设施建设成果喜人。实现乡乡通油路,村村通公路;完成总投资7.41亿元、涉及565个村的电网改造;启动总投资2.99亿元、涉及476个村47万多人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
——农村养老保险、低保、医保全面推进。60周岁以上老人参保率达100%,低保实现“应保尽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9.23%。
——危房改造酿造幸福。“整县推进”5.5万户,建成30所农村敬老院,让更多群众住有所居、住有所乐。
金杯银杯,最终要看群众的口碑。获得实惠的群众自发编唱山歌,表达心中的喜悦。来自民间的《乌蒙欢歌感党恩》,成为了时代发展的“好声音”——
汉彝回苗亲兄弟,众人扭成一股绳。
同洒汗水同鼓劲,同奔小康共脱贫。(记者 冉斌 刘莹 谢强 摄影报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