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14日16:51 來源:中國青年報 手機看新聞
較為理想的做法是,每個網格覆蓋成員由三部分組成:一是網格內的團組織﹔二是各類青年社團、青年自組織﹔三是閑散流動青年。然后把有條件的青年組織、青年網絡組織發展為團組織﹔對尚未具備建團條件的青年組織、青年網絡組織,通過建立由共青團管理的“樞紐型”青年組織、吸納青年骨干、確定團干部擔任聯系人等方式,把他們凝聚在團組織周圍﹔對一些網格內的閑散和流動青年,依托網格信息平台建立流動青少年數據庫,推進駐外團工委建設,把團的組織和工作有效滲透到他們中去。
“關於共青團團結引領青年問題,我們一直有句老話,叫不怕共青團不跟黨走,就怕青年不跟團走。”周艷說,青年能不能跟團走,一個關鍵要素就是要看團干部“有沒有本事”,“要著力提升基層團干部做青年群眾工作的能力。”
安吉市皈山鄉團委書記喻錦程對全鄉青年分布情況了如指掌:“我們鄉50平方公裡,2800多戶,9600多人,218個團員,2436名青年,5個行政村、1個工業園區,6個‘青春互聯網’,最少的500人,最多的1490人。”
他所說的“青春互聯網”其實是一個以“網格”形式存在的志願服務團隊的集合體,以觀音橋村的“青春互聯網”為例,其實體是青春勵志、青春幫扶等7個服務隊,服務隊的負責人中隻有1名是團干部。
周艷告訴記者,這是一種從“小團建”向開放式“大團建”的新突破,“所有的工作不能光靠一個團干部,還要發動青年自組織裡的骨干成員一起來干。”
未來,浙江團組織將會借助“網絡+網格”的力量努力實現對青年的“無縫隙”覆蓋,通過“網上+網下”的工作方式去延伸工作手臂,用“思想引領+自主管理+組團服務”的方式去強化感情覆蓋,“讓青年人真正感受到黨團組織的溫暖,真心實意地跟黨走。”(王燁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