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12日16:25 來源:陝西日報 手機看新聞
十八大代表、寶雞市委書記唐俊昌說,寶雞市把文化強市建設作為加快發展、轉型跨越的重要方面來抓,先后躋身中國優秀旅游城市,被國家文化部確定為首批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成為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先進城市。乘著中央和省上加快文化建設的東風,寶雞將重點在弘揚和傳承上下功夫,做到“三個負責”、實施“六大工程”,努力建設西部文化名市。
唐俊昌說,“三個負責”主要是對歷史負責,保護好、傳承好“炎帝故裡、佛骨聖地、中國青銅器之鄉、民間工藝美術之鄉”這些歷史遺存和文化瑰寶﹔其次,要對群眾負責,實施一批文化惠民工程,在文化建設中讓更多群眾參與進來﹔三是對未來負責,推進文化與旅游深度融合,打響一批國內外知名品牌,讓這些民族的、傳統的文化資源走向全國、走向世界,更好地轉化為現實生產力和文化競爭力。下一步,寶雞還將實施文化惠民、文物保護、文化旅游業、文化產業振興、文化素質提升、文化事業延伸等六大工程,使文化充分發揮引領風尚、教育人民、服務社會、推動發展的作用。
從根本上講,一個國家的強大和繁榮,不在於高樓大廈林立,不在於街市車水馬龍,而在於人民的文明素質。文化建設可以提高全民基本素質、確立社會基本道德規范、增強國家和民族的凝聚力。
十八大代表、省戲曲研究院院長陳彥認為,當下,文化建設遇見了最好的歷史機遇期,陝西正在由文化大省向文化強省邁進。作為一名文化工作者,深受鼓舞,倍感振奮。陝西是文化資源大省,近幾年,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視文化建設,已經出現了非常可喜的發展局面。隻要我們抓住機遇,遵從規律,乘勢而上,陝西的文化建設就一定能迎來大發展大繁榮的春天。
陳彥說,文化建設不同於經濟建設,文化既有精神屬性,也有商品屬性,既是支撐一個國家文明進步標志的事業,也有可以實現利潤的產業,在文化建設的全過程,一定要把事業和產業區分開來,不可混淆。文化的尊嚴,在於征服了多少人心,不能以利潤最大化來衡量精神生產勞動價值。因此,我十分擁護十八大報告中對文化建設要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的科學論述。省戲曲研究院是在延安時期成立的黨的第一個戲曲團體,我們更有責任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構建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從長遠來看,隻有全民族的科學文化素質提高,才能使經濟社會發展更加協調、更有后勁,我們的文化事業才能真正實現大發展大繁榮。十八大代表、陝西廣播電視台新聞主播、人事部副主任楊芳說,報告中說“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精神家園。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其中的“必須”確立了文化在推動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性。
近年來,我省文化體制改革取得了顯著成效,有力促進了文化生產力的解放發展、文化的發展繁榮、經濟發展方式的加快轉變、全省文化軟實力的不斷提升,有力促進了各類文化人才競相涌現。文化領域整體面貌和發展格局煥然一新,文化建設開創了新局面,初步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
楊芳說,新聞媒體是黨的新聞事業的主陣地、主力軍,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傳播的主渠道。作為媒體人,要堅持傳播先進文化,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弘揚真善美、弘揚時代新風、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要宣傳好陝西的新形象,通過新聞報道展示陝西各方面的建設成就,展現陝西人精神風貌,大力倡導陝西精神,進一步提升陝西傳播力、影響力﹔要做好上傳下達,架起黨和政府與老百姓的連心橋。同時,加強媒體自身建設,提高政治素質和業務水平,把“走轉改”作為一種工作常態堅持下去,用心為陝西實現“三強一富一美”目標作出媒體人應有的貢獻。
文化先進意味著引領發展方向,文化強大意味著吸引力、感召力和影響力。誰搶佔了文化高地,誰就在綜合實力的競爭中佔得優勢。因此,時代要求我們進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推動陝西從文化大省向文化強省轉變,讓中華民族的搖籃、中華文明的發祥地煥發出新的容光。(記者 孫文生 齊小英 耿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