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仲平:轉變,現代化歷程的關鍵性突破--十八大專題報道--人民網
人民網

任仲平:轉變,現代化歷程的關鍵性突破

——從十六大到十八大(下)

2012年11月07日05:16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手機看新聞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 字號

(三)歷史的關鍵細節,往往具有象征意味。2002年12月5日,黨的十六大閉幕不久,剛剛擔任中共中央總書記的胡錦濤來到西柏坡,在一組被稱為“趕考”的雕塑前久久凝望。在西柏坡,胡錦濤同志殷殷告誡:“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

這是“以人為本”發展觀的價值原點。這一個十年,從“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到“群眾利益無小事”,從“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到“把人民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作為制定各項方針政策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從“真誠傾聽群眾呼聲,真實反映群眾願望,真情關心群眾疾苦”,到“務必解決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我們黨一再強調的執政理念,體現出共產黨人的民本情懷。

十年,從人出發、以人為本、在人落腳,中國的現代化征程上,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交匯為激昂的時代主旋律——

這是充滿人性關懷的十年。越是經濟發展困難的時候,黨和政府越是強調保障和改善民生。面對金融危機的沖擊,中央財政教育支出2012年比2005年增加近10倍,保障房建設資金從2007年到2011年實現了20多倍的增長。越是困難群體,越是得到更為體貼的關懷。連續7年調整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1000多萬進城務工農民隨遷子女在城市接受義務教育……十年來,民生成為首選項,寫下溫暖的篇章。

這是人民權益彰顯的十年。無論是國家賠償法的修訂,還是收容遣送制度的廢止﹔無論是服務型政府的建設,還是信息公開范圍的擴大﹔無論是基層群眾自治機制的探索,還是人大代表選舉“城鄉平權”等民主形式的完善,公眾的權利邊界得到拓展,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得到保障。十年來,權利成為流行語,詮釋發展的深度。

這是發展邁向縱深的十年。免費開放美術館、圖書館、文化館,全力實現廣電村村通,基本公共文化服務體系覆蓋城鄉,人民文化權益得到充分保障。把城鎮基本公共服務延伸到流動人口,對特殊人群實行特殊關愛﹔實行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構建大調解工作體系……社會建設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總體布局。十年來,和諧成為主題詞,標注著發展的高度。

不僅要物質的豐富,更要精神的充實﹔不僅要福利的改善,更要權利的拓展。如果說新中國60多年來波瀾壯闊的發展,改變了世界格局中的政治版圖﹔改革開放30多年風雷激蕩的實踐,更新了現代化進程中的路徑選擇﹔那麼十六大以來的十年行進,則標定了以人為本的價值坐標。

(四)英國《金融時報》評論員馬丁·沃爾夫曾套用莎士比亞的話說:中國已達到了偉大境界,如今面對著隨之而來的責任。

實際上,對於最大發展中國家的執政者,這樣的責任,首先是帶領世界1/5的人口走向現代化,不斷順應這片土地上13億人民的期待。

30多年改革開放,造就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活躍社會。城鎮化率由不足20%到超過50%,農民工數量佔到整個農村人口的1/3。在這個急劇變化的發展中大國,無數被時代改變命運的普通人,希望權益得到保障、生活更加幸福。日益增大的經濟規模帶來“分配焦慮”,走向全面小康的路途增加“利益敏感”,無數與社會共同轉型的普通人,渴望權力更加透明、權利得到尊重。從傳統社會到現代社會、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無數與國家一起成長的普通人,期待凝聚共同理想、提升時代精神。

如何滿足這些不斷增強、迅速成長的期待?

“堅持以人為本,就是要以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為目標,從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出發謀發展、促發展,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經濟、政治和文化權益,讓發展的成果惠及全體人民。”科學發展觀明確指出現代中國的發展思路,“以人為本”這個核心內容,是一個發展中大國對“中國責任”的深刻回答。

在一個即便是回家過年也能構成“世界上最大規模遷徙”的國度,任何細微的政策調整都會涉及龐大人群。但就在這十年,我們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社會保障網,城鄉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全面建立,全民醫保基本實現﹔農村脫貧人數與整個法國的人口相當,新增1.1億就業人口,規模相當於一個人口大國……

用嚴苛的目光挑剔,肯定還有不均衡、不合理甚至不公平,但如果以十年為單位、以13億為基數、以現代化為坐標,我們便會多一份感慨和信心。讓世界1/5的人口,在短短十年裡迅速提高生活質量,逐步彰顯人的價值,這是中國面對責任這道考題交上的一份厚重答卷。外電這樣評價:改善民生成為中國經濟政策的主軸,讓人民幸福成為政府工作的主題。 

分享到:
(責編:高巍、權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