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学习路上

学者观察:习近平讲话为东北振兴之路注入“新内涵”

2015年07月20日11:29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学习路上”大型网络数据库  点击进入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北京7月20日电 (万鹏)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长春召开部分省区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听取对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和“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在讲话中,习近平强调,我国经济形势和运行态势总体是好的,“经济发展前景仍然广阔,对此一定要有信心”。他指出“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前景是广阔的”,并要求东北地区“增强内生发展活力和动力,精准发力,扎实工作”,对此,学者分析认为,总书记的讲话肯定了中国经济长期向好基本面,增强了我们的发展信心,为东北振兴之路注入了“新内涵”,并再次强调了促进民生对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总书记东北调研之行透露出的思想脉络,为即将制定的“十三五”规划定下了基调。

中国经济长期向好基本面没有变:

只有增强发展自信,我们才能保持战略定力

“当前,我国经济形势和运行态势总体是好的。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空间大的基本特质没有变,经济持续增长的良好支撑基础和条件没有变,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前进态势没有变。新的增长点正在加快孕育并不断破茧而出,新的增长动力正在加快形成并不断蓄积力量。”习近平在座谈会上着重分析了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总体态势,并强调“经济发展前景仍然广阔,对此一定要有信心”。“吉林调研期间,总书记强调要适应和把握趋势性特征,就是说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可能出现的问题是我国经济社会进入新常态阶段的必然反映,也是经济规律的内在特征。国家行政学院研究员胡敏向记者谈到。学者认为,有自信我们才能保持定力,有了战略定力,我们在创新求变才能心中有准绳、进中有突破。总书记东北调研之行的一系列重要讲话透露出的思想脉络,可以说为下半年即将制定的“十三五”规划定下了基调。

在吉林调研期间,习近平曾指出,“适应和把握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趋势性特征,保持战略定力,增强发展自信,坚持变中求新、变中求进、变中突破,走出一条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优势充分释放的发展新路,推动我国经济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进。”学者分析指出,总书记强调要保持战略定力,增强发展自信,就是要不畏暂时的困难,充分相信我们有能力、有基础、有办法解决矛盾和困难,要充分相信依靠改革发展能够解决困难,而且要紧扣关键领域做好改革谋划,蹄疾步稳往前走,不能在等待观望中错失改革良机、拖延改革进程;强调坚持变中求新、变中求进、变中突破,就是要敢于和善于创新,不要墨守成规、缩手缩脚,新常态是变、经济发展方式和结构调整在变,必须在变中求生存、求发展,也只有变才能有新的生机。

为东北振兴之路注入了“新内涵”:

“四个推进”给东北产业升级提出新要求

近年来,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在国家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促进下,经济社会发展取得进展,但在国内国际形势深刻变化的背景下,也出现了不少新情况新问题,有的矛盾和问题还比较突出。“东北地区人口、资源、产业、人才、基础设施、区位等支撑能力很强,发展空间和潜力巨大。”习近平在讲话中指出,事物发展总是与各种矛盾相伴相生。目前东北地区发展遇到新的困难和挑战,这其中有全国“三期叠加”等共性方面的原因,也有东北地区产业结构、体制机制等个性方面的原因。有矛盾有风险本身并不可怕,关键要有化解矛盾和排除风险的决心和办法,不能在困难和挑战面前束手无策、无所作为。千难万难,只要重视就不难;大路小路,只有行动才有出路。要深入研究在注重质量和效益前提下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举措和办法,多从内因着眼、着手、着力,找准症结就有的放矢、对症下药。

“在国内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的情势下,作为我国传统工业比较集中、国有企业比重较大、全国粮食生产主产区,边贸开放地位十分重要的地区,下一步东北地区经济社会如何持续健康发展,如何克服面对的现实矛盾和困难,关系到整个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关系到整个国家战略的布局。”胡敏分析认为,习近平在此次调研中重申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要一以贯之抓,他同时强调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要在新形势下、新起点上开始新征程。这个新征程就集中体现在他指出的“四个大力推进”,即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推进创新驱动发展、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这“四个大力推进”,不只是对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升级的要求,也是对全国经济发展的要求。《求是》杂志研究员黄苇町认为,习近平的重要讲话为东北振兴之路注入了内涵,增添了信心。在加快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今天,只有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才能在“变中求新、变中求进、变中突破”上有更大的作为,坚持发展定力,重铸东北老工业基地新的辉煌。

民生工作承诺了就要兑现:

改革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人民

抓民生也是抓发展”,“民生工作直接同老百姓见面、对账,来不得半点虚假,既要积极而为,又要量力而行,承诺了的就要兑现。”习近平在讲话中再次强调了促进民生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他指出,要在保障基本公共服务有效供给基础上,积极引导群众对居家服务、养老服务、健康服务、文体服务、休闲服务等方面的社会需求,支持相关服务行业加快发展,培育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使民生改善和经济发展有效对接、相得益彰。要着力保障民生建设资金投入,保障民生链正常运转。

“把深化改革和惠民生紧密结合。改革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人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协同创新主任、南开大学教授逄锦聚曾撰文指出,改革是处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社会基本矛盾,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动力。要坚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更实在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国有企业改革要真正确立市场主体地位:

总书记的讲话体现了党中央对搞好国有企业的决心

“东北地区国有企业比重大、基础好。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企业治理模式和经营机制,真正确立企业市场主体地位,增强企业内在活力、市场竞争力、发展引领力。”习近平总书记此次考察两家国有企业,反复强调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中坚力量,要对国有企业有制度自信。习近平指出,东北地区工业结构比较单一,传统产品占大头、“原”字号“初”字号产品居多,这种状况改变得越快越主动。结构优化要多策并举,“加减乘除”一起做。要把装备制造业做大做强,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黄群慧分析认为,总书记的讲话体现了党中央对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的关心,搞好国有企业的决心和坚持现代国有企业制度的信心。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深化国有经济改革的关键期,面临协同推进国有经济功能定位与布局调整、混合所有制改革、完善国有资本管理体制和现代企业制度等多项重大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中强调,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要沿着符合国情的道路去改,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也要避免市场的盲目性,推动国有企业不断提高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这为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指明了方向,对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指导意义。

(本文综合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央视网等媒体报道)

推荐阅读:


习近平“四大伙伴关系”主张为金砖国家应对挑战提供新思路

习近平对群团组织提"三性"要求:政治性放首位 群众做主角

习近平“四个全面”体现四大理论特征 源自人民热切期待

听习近平谈学党章、强党性,如何做一名合格党员?

任理轩系列文章详解“四个全面”实现的四大“新飞跃”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万鹏、谢磊)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