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姚茜
可持續是改革的目標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在浙江調研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科學布局生產空間、生活空間、生態空間,扎實推進生態環境保護,讓良好生態環境成為人民生活質量的增長點,成為展現我國良好形象的發力點。
“發展必須是遵循經濟規律的科學發展,必須是遵循自然規律的可持續發展。”不僅在國內,在國際場合,習近平一直致力於倡導綠色發展和可持續發展道路。在亞太經合組織工商領導人峰會上,習近平指出,我們將把生態文明建設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各方面和全過程,致力於實現可持續發展。我們將全面提高適應氣候變化能力,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建設天藍、地綠、水清的美麗中國。
可持續發展是我們現階段、也是未來經濟發展的目標。習近平在關於《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的說明中,有7次提到“綠色”、4次提到“可持續”。習近平說,“十三五”時期我國發展,既要看速度,也要看增量,更要看質量,要著力實現有質量、有效益、沒水分、可持續的增長,著力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改善生態環境、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中實現經濟增長。
許耀桐指出,堅持生態可持續的綠色發展,充分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的堅強決心,一定要遏制因盲目追求生產增長而造成人和自然的分裂和生態危機,避免因為自然資源耗竭而使經濟無法持續發展。對於“十三五”規劃,中央已提出堅持綠色富國、綠色惠民,為人民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協同推進人民富裕、國家富強、中國美麗的方略大計。
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是總目標 改革引領制度建設
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是一個國家制度和制度執行能力的集中體現。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堅持把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作為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
一個國家的現代化,離不開治理現代化。7月9日,習近平在在金磚國家領導人第七次會晤上表示,“我們將堅定不移深化改革,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許耀桐認為,本年度的全面深化改革,之所以能夠執堅披銳、一路奮進、取得豐碩成果,就因為依憑著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堅實力量,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充分展示了治國理政的雄才大略。
相關新聞
相關專題 |
· 學習路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