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學習路上

《決定》32次強調"精准" 從"扶"貧到"脫"貧凸顯中央決心

2015年12月08日10:51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北京12月8日電  (萬鵬)消除貧困、改善民生、逐步實現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我們黨的重要使命。昨日,新華社全文公布《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這份指導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中國脫貧攻堅任務的綱要性文件,詳細闡述了未來的脫貧攻堅之策。有學者指出,這份逾萬字的《決定》對打贏脫貧攻堅戰提出了許多實舉措、硬政策,其中不乏亮點。“精准”概念32次被強調,脫貧事業“六大原則”引人關注,創新扶貧開發路徑將由“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轉變。

從“扶”貧到“脫”貧:

一字之變凸顯中央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心

當前中國扶貧脫貧已進入攻堅克難的重要階段,不能再繼續“灌水式”“輸血式”的傳統扶貧模式,必須確保如期脫貧、杜絕返貧,因此需要精細化的扶貧思想,促使貧困地區整體脫貧、全面脫貧。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以來,“脫貧”一詞代替“扶貧”出現的頻率越來越多,此前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上,“脫貧攻堅戰”的表述更是格外引人注目,習近平曾在會上指出,“脫貧攻堅已經到了啃硬骨頭、攻堅拔寨的沖刺階段,必須以更大的決心、更明確的思路、更精准的舉措、超常規的力度,眾志成城實現脫貧攻堅目標,決不能落下一個貧困地區、一個貧困群眾。”本次《決定》的主題也延續了“脫貧攻堅戰”這一概念。“以前講‘扶貧’,現在說‘脫貧’,一字之差,體現出在小康沖刺關鍵階段,我們與絕對貧困進行最后決戰的意志,這是大決戰前夕的有力動員。”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村部部長葉興慶認為,一字之變,凸顯中央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堅強決心,釋放出向貧困發起總攻的強烈信號。

“精准”概念32次被強調:

精准化理念是核心要義,精神脫貧理念是戰略重點

“充分發揮政治優勢和制度優勢,把精准扶貧、精准脫貧作為基本方略,堅持扶貧開發和經濟社會發展相互促進,堅持精准幫扶和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開發緊密結合。”在11月23日的中央政治局會議上,“精准扶貧、精准脫貧”這一概念曾被多次提及,並作為基方略加以確認。縱觀昨日《決定》全文,“精准”這一概念再次被反復提及並加以強調,達到32次之多。實際上,早在2013年11月習近平在湖南湘西考察時,就曾首次提出“精准扶貧”:扶貧要實事求是,因地制宜。要精准扶貧,切忌喊口號,也不要定好高騖遠的目標。北京師范大學政府管理學院院長唐任伍認為,習近平精准扶貧思想是中國政府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關於貧困治理的指導性思想,其生成的理論基礎是“共同富裕”根本原則,現實基礎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目前,在精准扶貧思想的內容中,精准化理念是核心要義,分批分類理念是基礎工具,精神脫貧理念是戰略重點,對此,應當從精准扶貧的工作流程設計和精准扶貧政策體系的形成兩條路徑,推動實踐精准扶貧思想。

脫貧事業“六大原則”引人關注:

創新扶貧開發路徑由“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轉變

作為指導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脫貧攻堅的綱要性文件,《決定》對打贏脫貧攻堅戰提出了許多實舉措、硬政策,其中六大原則尤為引人關注。《決定》提出,堅持黨的領導,夯實組織基礎﹔堅持政府主導,增強社會合力﹔堅持精准扶貧,提高扶貧成效﹔堅持保護生態,實現綠色發展﹔堅持群眾主體,激發內生動力﹔堅持因地制宜,創新體制機制。其中,《決定》特別強調,要突出問題導向,創新扶貧開發路徑,由“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轉變﹔創新扶貧資源使用方式,由多頭分散向統籌集中轉變﹔創新扶貧開發模式,由偏重“輸血”向注重“造血”轉變﹔創新扶貧考評體系,由側重考核地區生產總值向主要考核脫貧成效轉變。中國社科院農村所研究員黨國英認為,靠外力大包大攬式的扶貧隻會暫時改變短期現狀,卻不會惠及長久。必須鼓勵貧困地區群眾努力挖掘發展的內生動力,變被動為主動,釋放更多潛能與活力。

(本文綜合人民日報,大眾日報等媒體報道)

相關新聞


專家:習近平“四個沒有變”論斷深刻揭示中國經濟未來趨勢

習近平重申政治經濟學作用:"五大理念"貢獻"中國智慧"

習近平提“中國方案”為亞太區域合作貢獻“中國智慧”

習近平布局經濟結構改革:戰略上打持久戰,戰術上打殲滅戰

五中全會后首次"深改組"會議:改革任務要納入台賬

習近平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關鍵在於補齊“短板”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萬鵬、謝磊)
相關專題
· 專題報道
· 學習路上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