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习近平为何赞赏默默“量变”的青年干部

侯剑峰

2015年04月20日00:00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习近平同志在《摆脱贫困》一书中所说,“青年干部不能只热衷于做‘质变’的突破工作,而要注重做‘量变’的积累工作。我赞赏‘滴水穿石’的精神,赞赏默默奉献的精神,提倡干部埋头苦干,着眼于长期的、为人铺垫的工作。”在今天来看,这句话既是对青年干部的要求,也是对所有党员干部的鞭策。

当下,为官不为与担当精神相背离,虽是个老问题,却存在诸多新表现,有其复杂性和迷惑性,我们应注意到有一类人,表面看拼劲闯劲十足,但是这种劲头有选择性,仅针对“显绩”,对上级领导关注的事,而对“潜绩”,对打基础、利长远或者领导一时关注不到的事情则想尽办法“打哈哈”,能推就推。这种行为,组织不认可,群众不买账。

干工作分清主次,抓住主要矛盾是必须的,争取工作出特色、出亮点、出品牌的意识和行动值得肯定,但如果走极端、走捷径,一味在“创新”、“特色”上,在吸引领导眼球上找门道,而忽视了基础工作的支撑作用,把推陈和出新割裂开,失去了基础和重点的统一性,就容易产生“撂挑子”的问题,难免得不偿失。

这类行为的负作用明显,首先,滋生政绩“泡沫”。正所谓“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没有扎实的基础铺垫,一味大干快上,最终只能是表面光鲜,政绩只能停留在报表上,走不进群众的心里。其次,败坏政治风气。老实人吃亏,投机钻营者得利,势必形成不良导向。再次,损害干群关系。“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干部工作干得怎么样,是否为自己办了实事好事?群众心中有杆秤。溜须拍马,只唯上、不唯实的行为,即便形式再好看,包装再响亮,群众都不会买账。

要整治此类为官不为,还是要从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入手,作为单位、部门负责人,要提高驾驭全局工作的能力,增强对基础工作的敏感性,不能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仅仅满足于不出大纰漏。要改进政绩考评办法,处理好“显绩”和“潜绩”的关系,提高“潜绩”甄别实效,对长期从事基础工作,甘当人梯的干部高看一眼,厚爱一分;对“挑肥拣瘦”的干部要严肃批评教育,必要时采取组织手段。

网评精粹:

总书记和总理为何反复强调“心中应有民”

用“马上就办”打破“处长把关”困境

打通改革“中梗阻”为何屡成老大难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黄策舆、谢磊)
相关专题
· 学习路上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