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大众日报:核心价值观的深厚土壤

——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上)

2014年07月07日14:09   来源:大众日报

原标题:核心价值观的深厚土壤

当代共产党人的重大使命

一个具有高度文化自觉的坚强领导核心,是我们强基固本、凝魂聚气、复兴崛起的关键。

作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核心领导力量,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又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对中华民族的深厚感情,以共产党人的博大胸怀,以勇立潮头的超凡气概,积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大力弘扬倡导中华传统美德,做出了一系列富有时代特点的新论断与新概括,为我们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科学指南和根本遵循。将总书记的要求落到实处,用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筑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根基,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

用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科学的立场与态度是基本前提。把传统文化说得一团漆黑,没有任何可取之处,或是死守旧有文化传统,不做任何扬弃和革新,都不利于传统文化的弘扬与传承,也会影响到人们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与践行。应当承认,传统文化中有一些带有浓厚封建色彩,与我们今天倡导的价值观念并不相容,这就要求我们对先人传承下来的道德规范,要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粗取精、去伪存真,采取兼容并蓄的态度,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对存在合理内核、又具有旧时代要素的内容,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对明显不符合当今时代要求的内容,要加以扬弃。

用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把传统美德融入日常生活,做到落实、落小、落细。生活是最好的老师,这是亘古不变的法则。梳理我们的先祖对文化的传承,仁义、和谐、诚信这些传统美德从来不是高高在上的道德圣条,而是体现在日常的扫洒应对,待人接物中,种种道德律令就在日常生活的点滴中融入人们的心田。今天在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的那些道德楷模,种种凡人善举也都发生在我们身边,可学可鉴。让传统美德融入人心,就要从当代人的心理特点和心理诉求出发,从小处着眼、从细处入手,把抽象的价值概念与日常生活中具体的人和事相结合,以一种润物无声的方式把价值观念植入人们的心灵深处。

用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以古做今、打通古今,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一种文化,其精神内核可以保持恒久稳定,但其表现形式却随着时代的演进而不断发展变化。同样一种道德主张,同样一种价值取向,在不同的时代人会有不同的话语体系和表现方式。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就要积极探索适应当代的方法和手段,充分发挥政策的导向作用,充分发挥法律、制度、文化等方面的导向作用,使优秀传统文化内含的价值主张在表达方式、载体形态、传播手段上实现与现代社会的无缝对接,形成传承传统文化、培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浓厚社会氛围。

山东是齐鲁文化发祥地,是孔孟故乡,也是墨子、孙子、荀子等古代思想家的故里,在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资源丰富。近年来,山东充分利用丰厚的道德资源,深入推进美德山东、文明山东、诚信山东建设,扎实开展“四德”工程建设等道德实践活动,创造性地利用善行义举榜等一系列新形式,把传统美德做出了现代价值,为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提供了坚实思想道德支撑。文化的薪火相传,需要每一个时代、每一个地区、每一个人拿出自己的担当,做出自己的努力。提升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做中华优秀文化的弘扬者,做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我们的民族就永远充满新的希望,就一定能够再创新的辉煌。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姜萍萍、常雪梅)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