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焦新闻热点:美容贪腐
安徽省灵璧县七旬老人汤尊自费反腐,成功扳倒9名干部后,落下了一身债务。日前,灵璧县信访局在召开听证会后,决定让汤尊所在的向阳乡政府对其补偿4.3万元,不让英雄“流血又流泪”。
检察日报:反腐举报人配得上重奖
举报尤其是实名举报,意味着不小风险。其中,既有举报过程中的花费可能“颗粒无回”,也包括可能受到打击报复,甚至遭受人身伤害。从责权利统一角度,冒着风险为国家、社会作出贡献的举报人得到社会认可和奖励,是他们应得的公正。而经济奖励,是奖励的一部分。【详细】
京华时报:政府为“自费反腐”买单留住良心
对于很多反腐斗士来说,往往是拿出身家性命来与贪官斗。其所耗费的时间、精力、钱财,很难物化衡量,即使补偿,又怎么补偿得了?一般情况是,反腐斗士只要能赢得胜利,便会觉得“值”,对于牺牲的一切不会主张补偿,人们也不会为他失去的申请补偿。【详细】
长江日报:自费反腐
如今守得云开雾散,贪官相继落马,政府给予补偿。但老人赔进去的晚年时光与多年来的身心摧残,又该如何计算?其实政府的补偿也有点名不正、言不顺,拿着纳税人的钱去补偿反腐斗士,这是不是意味着10年来当地监察干部的工资都白发了。【详细】
聚焦媒体评论:
人民日报 莫让老实人为潜规则所累
《明史杂俎》里提出一个问题:天下何人最快活?最令人信服的回答,是“天下守法度者最快活”。为潜规则所苦所累,说到根上,不正是因为有法不依、有禁不止么?权大于法、钱贵于法、情重于法的错误导向之下,必然是关系学、钻营术、小圈子盛行,谁也不堪重负。【详细】
中国青年报:改变“生活不能自理”的领导形象
身边配个秘书,惯出了一些官员的惰性,养成了一些领导的毛病,凡事都依赖秘书,出门打伞要秘书,开车门要秘书,会议讲话要秘书。秘书替领导代劳了,领导的工作和生活能力自然就退化了。更关键的是,秘书滋生各种腐败,高官秘书已经成为腐败重灾区。【详细】
新京报:有些“秘书”为何成了“掮客”
为什么要找领导的秘书充当掮客呢?毫无疑问,是领导手中有权,或可买,或可租。如果秘书真的成为了掮客,那么意味着其背后的权力失控了,秘书不过牵线搭桥而已。如果只是因为担心秘书成为“掮客”而取消专职秘书,那说明领导对自己能否抗拒腐蚀不自信。所以,这个问题,不在于秘书,而在于秘书背后领导的权力是否受到约束。【详细】
法制日报:治理秘书腐败关键在依法行政
秘书的职责主要是协助领导处理日常事务以及决策参考等,一刀切取消,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很有可能,名义上取消了秘书,实际上还会以其他方式继续发挥作用,比如,岗位名目稍稍变化一下,但所从事的工作还是以前的秘书工作等等。与其取消,不如将官员以及秘书的权力纳入法治的轨道,严格规范,强化约束,使之不能随意滥权、越权。【详细】
光明日报:过好劳动节更需纠“四风”
什么样的劳动值得致敬?唯有辛勤的劳动、诚实的劳动、合法的劳动、公平的劳动、创造性的劳动。劳动是联系领导干部和人民群众最重要的桥梁,如何劳动,如何看待劳动,是人民群众评价一名共产党员是否合格的重要标准之一。而我们一年多以来大力纠治“四风”,从某种角度上讲,也是个劳动问题。反对形式主义,就是要提倡辛勤的劳动和创造性的劳动;反对官僚主义,就是要提倡公平的劳动和诚实的劳动;反对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就是要让共产党人不要忘记劳动之辛苦、劳动之重要,以及诚实劳动的“苦中之乐”。【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