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仲平
(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从做好整体工作出发,找准本职工作在全局中的位置,增强工作合力,做到全党一盘棋、全国一盘棋”。把这一战略思维贯彻到我省各项工作中,就是要从全党一盘棋、全国一盘棋的大局出发,谋划江西发展,走好全省一盘棋。
省委十三届七次全体(扩大)会议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为江西的发展谋篇布局,确定了“发展升级、小康提速、绿色崛起、实干兴赣”的战略思路,江西发展的“大棋”由此拉开新的帷幕。这是一盘承前启后、接力奋进的发展“大棋”,是一盘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发展“大棋”,是一盘放眼全局、落子精准的发展“大棋”。
方针已经确定,布局已经就绪,关键在于落实、在于执行,需要4500万赣鄱儿女用省委全委会精神统一思想、统一认识、统一行动,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齐心协力迈出兴赣新步伐,凝心聚力干出崛起新辉煌。
(二)走好全省一盘棋,必先观大势、定方位、明方向。
观大势,才能定方位;定方位,才能明方向;明方向,才能成大事。
综观江西的发展,有三个显著特征:一是经济总量发生了深刻变化,但基本省情没有变。尽管我省经济总量早已突破1万亿元大关,但发展基础还很薄弱,经济“蛋糕”还不够大。二是区域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但江西所处的区域地位没有变。这些年来,我们的发展在加速,别人也在加速。尽管我们一直在追赶,但江西仍然处于中部地区的经济谷底。三是人民生活发生了深刻变化,但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虽然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但是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纵向比,进步不小;横向比,差距也不小。
从“变”中,我们可以看到工作成绩;从“未变”中,我们可以找到努力方向。站在“变”与“未变”的交汇点,省委全委会作出了“江西已经站在一个新的起点,正处在科学发展、绿色崛起的关键阶段”的科学判断,并用“加速发展的爬坡期”、“全面小康的攻坚期”、“生态建设的提升期”来概括和描述江西所处的历史方位。
基于这一历史方位谋发展,我们的工作千头万绪,涉及的内容方方面面。走好全省一盘棋,无疑是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涵盖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生态“五位一体”的发展,连着江西的昨天、今天和明天。贯彻落实“发展升级、小康提速、绿色崛起、实干兴赣”的战略思路,有几步关键棋至关重要,这包括区域协调发展、城乡一体发展、同步全面小康、生态文明示范等。
(三)走好区域协调发展这步棋。
当前,全国区域发展千帆竞发、百舸争流。一方面是省际区域合作合纵连横,泛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长江中游城市群等竞相发展;另一方面是省内区域发展整合资源,如广东的广州和深圳、江苏的南京和苏州、浙江的杭州和宁波、山东的济南和青岛、辽宁的沈阳和大连等“双核”结构优势互补。谁善于打“区域牌”,善于合纵连横,善于整合资源,谁就将分享“1+1>2”的好处;谁习惯于自我封闭,热衷于“诸侯经济”,陶醉于“自拉自唱”,谁就将在区域发展中陷于被动。
正是基于统筹省内、省际区域发展这一考虑,省委全委会提出了打造“双核”、推进昌九一体化的区域发展理念,这是策应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的迫切需要。推进昌九一体化,要求我们树立全省一盘棋的大局观。要认清经济区域与行政区域的联系和区别,而不能简单地用行政概念谋划经济区域发展。“双核”要奏和声,只有坚持同频共振,才不会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双核”要聚合力,只有坚持同心同向,才不会像“天鹅拉车”那样分心、分神、分力;“双核”要抱成团,只有坚持优势互补,才能防止同质化竞争、恶性竞争。“双核”之外的其他区域也要主动对接,积极策应,发挥优势,加快发展,进而形成“龙头昂起、两翼齐飞、苏区振兴、绿色崛起”的全省区域发展格局。
(四)走好城乡一体发展这步棋。
城乡关系是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对重要关系。促进城乡一体发展,是省委全委会提出的一个重要课题。我们的城市,应该让人们生活更美好;我们的乡村,应该成为人们的幸福家园。但是,在城乡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重物轻人”、“重城轻乡”、“半城镇化”、“伪城镇化”等突出问题。
促进城乡一体发展,要求我们在城乡规划建设上做到一盘棋,改变城乡规划分割、建设分治的状况,把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统一纳入政府宏观规划;在城乡产业发展上做到一盘棋,以工业化支撑城镇化,以城镇化带动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做到“城”、“工”互动,“农”、“工”互补;在城乡管理制度上做到一盘棋,坚持以人为核心,建立城乡一体的劳动就业、户籍管理、教育、社会保障等制度,给城乡居民平等的发展机会和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在推进城镇化与建设和谐秀美乡村上做到一盘棋,坚持城乡统筹、镇村联动、互惠一体,通过城乡资源共享、人力互助、市场互动、产业互补,形成城乡互动、良性循环、共同发展的生动局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