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来稿去”主要有两种表现:一是没有稿子讲不了话、发不了言,即使一个主持词、一次即席讲话也需请人捉刀;二是稿子改来改去,不到讲的那天不定稿,花费大量人力物力,但并没有实质进展,到头来也没几句让人记住的话。(《人民日报》2013年8月12日)
“稿来稿去”是一种存在已久的文风通病,甚至有“无稿不成会”之说。无论是各种场合的领导讲话还是各种会议发言,“稿来稿去”都如影随形,而发言者也大多热衷于整一篇稿来看一看、念一念、背一背。虽然建议脱稿讲话一提再提,亦有中央领导层率先垂范,但部分领导干部依旧热衷于手持稿件侃侃而谈,对念稿的依赖犹如烟瘾般难以戒掉。这种现象不仅与中央提出的“八项规定”背道而驰,更成为了时下改进会风、精简文风的“绊脚石”。
其实想要戒掉“稿来稿去”的依赖症并不难,关键要纠正三种心理,端正三种心态,把感情、思想和实绩等作为稿件的“填充物”,把空洞的照本宣科变成骨架丰满、语言充盈的即兴发言。
戒掉以稿求自保的心理,有感情的发言才更有魅力。仔细留心不难发现,很多时候全员加班,通宵赶稿,劳神费力得出的“成品”却跳不出官话套话的怪圈,无外乎“背景铺垫一大串,领导重视一大段,提出意见三方面,结尾再次强调点”。这种不求出彩但求无错的老调重弹固然很保险,但却很难抓住听者的耳朵。原因在于读起来生硬干瘪,模式化严重,听起来缺乏地气,缺少人情味。相反,倘若抛开框架的生搬硬套,将对人民的感情、对工作的热情、对干事创业的激情融入语言,将手中有形的草稿化作内心无形的腹稿,变命令式的传达为谈话式的交流,不仅会让发言内容变得鲜活生动、耐人寻味,更会让听者被充满感情的语言魅力所感染、所带动。
戒掉以稿撑面子的心理,有思想的发言才更有深度。很多讲话稿都无一例外的喜欢用华丽的辞藻粉饰缺乏新意、缺乏亮点的言论,总觉得用上几句名言警句就可以显得很有深度,用上几个排比段落就可以读起来很有气势,其实不然。表面上自我感觉朗朗上口,似乎很有面子,但细品起来,无非是泛泛而谈,摆花架子,乍听起来天花乱坠,回想起来一句不会,反馈效果可想而知。其实,真正能够让听者信服,进而频频颔首、入脑入心的是渗透在发言稿中的思想,是发言者言语间流露出的睿智。一个有思想、有深度的发言稿,往往源于自身的阅历积淀和文化素养,而非文字包装。言辞简短而有力,不拖泥带水,不迂回曲折,一语中的,直达人心。由此,发言者的学识阅历高下立见,经验能力高下立判。
戒掉以稿求重视的心理,有实绩的发言才更有底气。有一些发言者之所以热心追捧“稿来稿去”,无非是抱有一丝“一稿成名”的念想,希望通过一篇文采斐然的讲话稿引起领导关注,得到领导重视。或许,这一捷径曾让部分人尝到了甜头,但并不就意味着“一稿在手,天下我有”的时代就此到来。因为发言稿里说什么、怎么说最终还是要归到实干中来。毕竟,说得好不如做得好,写得好不如干得好。大多数领导希望听到的不是几经易稿、废寝忘食拿出的一纸美文,而是真正做了哪些实事,有哪些数据可以说明,有哪些实绩可以证明。须明白,只有实实在在干出来的美丽,没有“稿来稿去”搞出来的辉煌,有底气的发言源于经得住考验的实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