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近期再次出台严规,禁止各地新建楼堂馆所。记者在各地走访发现,严令之下,明目张胆建办公楼的现象有所收敛,但一些地方和部门转而以“商务中心”“综合业务大楼”“市民服务中心”等各种名义暗度陈仓。奢华之风由明转暗,究其原因,错位的政绩观、权力观、金钱观是幕后推手。(2013年8月12新华网)
应该说,党政机关违规修建楼堂馆所,是党和国家历来所禁止的。今年3月,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后的记者见面会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明确提出“约法三章”:本届政府内,政府性的楼堂馆所一律不得新建;财政供养的人员只减不增;公费接待、公费出国、公费购车只减不增。随后,国务院相关落实意见也提出,严格履行政府要过紧日子的三项承诺,政府性的楼堂馆所一律不得新建。
但是,令人遗憾的是,违规行为仍然时有发生。以报道为证。记者走访发现,在中央高压政策下,一些地方和部门打着各种名义新建办公大楼,把办公场所暗藏其中,以便顺利通过审批,逃避监管。记者在安徽某县采访发现,豪华的县委、县政府大楼前竟无一块醒目的标识牌,甚至一些当地群众都不知道这是县委、县政府所在地。据当地干部透露,这座大楼是前两年以“商务中心”名义新建的,由于担心被群众举报,当地政府搬进去后至今没有挂牌。
记得赵本山在春节晚会上表演小品《钟点工》,与宋丹丹的对话中有一句很经典:小样,你以为穿了马甲就不认识你了?如今,这种令人捧腹的“穿马甲”现象,竟然也出现在党政机关违规修建楼堂馆所上,县委豪华办公楼建成两年不挂牌,逃避监管,就是典型的“换马甲”。这也恰恰应验了这句话,“你以为穿了马甲就不认识你了?”两年不挂牌的县委豪华办公楼,难道说就不是县委办公楼吗?恐怕幼儿园的小朋友都能说明白,更何况“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正因如此,笔者认为,“政府办公楼建得越高大,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形象越渺小。”江苏省淮安市清浦区委书记周青说的这番话,还是很有道理的。树立政府形象,不是靠办公楼建得多霸气、办公室装修得多豪华,而是靠实实在在的亲民、为民之举,靠政府部门秉公用权、文明执法。
在这个意义上说,“换马甲”在严控的背景下已经成为了一些地方政府顶风修建的楼堂馆所“挡风墙”,就等着谁来把它不留情面地推倒。也就是说,要有效遏制禁而不止的现象,必须“令”行“法”随,让李克强总理所说的“约法三章”变成“高压电”、“高压线”。只要违规了,就必须严厉查处,决不手软。
特别是与行贿受贿、卖官鬻爵、萝卜招聘等“隐性腐败”相比,违建奢华的政府性楼堂馆所,无疑属于“显性腐败”,必须拿出“老虎”“苍蝇”一起打的狠劲儿,像打击贪官一样整治顶风修建楼堂馆所的官员,让他们没有好果子吃,没有好日子过。这样的话,恐怕借他十个胆子,也不敢再去“顶风修建”、再去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那一套“换马甲”的招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