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回放:“城管捞外快,占道摆地摊”
……的确,按照公务员法的相关规定,这名城管不可以经商。但假如将一个扯一块布,上面放几个杯子,挣几个小钱的练摊行为,上升到公务员法禁止的经商活动的高度,虽然理论上没问题,但在实际中怎么看都很荒诞。往好处想,一个城管去练摊,还可能亲身体会小贩的不易。在执法活动中,因为将心比心,感同身受,工作起来或许更文明。【详细】

聚焦媒体评论:
法制日报:城管练摊凸显权利真意
城管也练摊?这可不是什么笑话,而是实实在在发生人们身边的现实。撇开其间可能产生的戏剧性效果,公众或许可以这样理解,即,一向将巡街执法、杜绝摆摊作为使命的城管人员,也可能化身为练摊的“局中人”。易言之,这一看似矛盾的事件,恰恰暴露出时下很多城市长期以来奉行的“洁癖式”城市管理的非人性和不合常理。【详细】
新华日报:城管摆摊不必大惊小怪
城管白天禁止摆地摊,晚上自己摆地摊,只要没有违法,城管部门不必过于插手,市民群众也不必大惊小怪,不妨给他们一些理解和包容。城管的换位体验,何尝不是城管与市民摊贩身份平等的展示,何尝不是城市管理融入平民情怀的开始呢?【详细】
新京报:摆摊城管为何收获很多同情
应该说,一些公众的声援,表达的不只是对公职人员没以权谋私的认可,更是对生活困窘群体的悲悯、对执法人性化的期待——当城管小贩遇上“暴力执法”,会发生什么?【详细】
扬子晚报:评判“城管摆地摊” 要抛开有色眼镜
白天做城管队员,晚上却摆起地摊,成了被“管理”的对象,的确是个很赚人眼球的角色反差。武汉市城管委已经表示将进行彻查,而“绝不以临时工为借口撇清关系”的表态掷地有声,似乎也意味着这位城管队员的地摊很难持久。【详细】
聚焦网友观点:
网友大别松涛:城管“卧底”实际是作风“沉底”
好的作风是打开工作症结的金钥匙。当真实体验到一个地摊的收入与一个摊贩的家用如何密切相关之后,他们或许会考虑是用疏而不是用堵来执法【详细】
网友龚朴磬:城管“卧底”可以有
“卧底小贩”只是第一步,功夫更在“卧底”外。能否改变一味靠“堵”的城市管理方式,给小摊小贩一个合法经营的空间,既治城市脏乱差之症,又解小贩之困、网友之忧、城管之苦呢?“卧底”之效,值得期待。【详细】
网友祝宇轩:城管“练摊”是一种可贵的转作风
面对两类团体的思想冲突,我们需要的不是一味的推诿,也不是血腥的暴力,而更应该设身处地的为对方想想,“城管体验摊贩生活”便是一种“躬自厚而薄责于人”的积极尝试。【详细】
更多精彩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