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多年前,中美两国领导人以战略家的政治勇气和智慧,实现了“跨越太平洋的握手”,重新打开中美交往的大门。40多年来,中美关系历经风雨,取得了历史性进展,给两国人民和各国人民带来了巨大利益。这是国家主席习近平7日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安纳伯格庄园同美国总统奥巴马举行中美元首会晤时说的一番话。(据6月8日人民网)
毫无疑问,此次“庄园会晤”在自然放松的环境下进行,既是两国元首加强交流的一个创新,也是中美关系史上的一大亮点,更是中美关系逐渐走向务实的体现。
正像香港《经济日报》和香港《文汇报》刊文所称,以往的中美首脑会晤,在形式和细节上十分讲究,而此次习近平主席与奥巴马总统选择在加州进行“庄园会晤”,说明中美关系取得形式上的突破,折射的是中美关系内在成熟度的提升,而这次会晤会更加务实高效,有助于两国元首在宽松环境里就重大问题进行战略沟通。
在笔者看来,中国唐代诗人韩愈有两句诗:“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意思是时不我待,必须奋发进取。中美关系正面临进一步发展的机遇,同时也面临新的挑战。中国人常说,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这话确实大有深意,值得好好思索。
实践表明,中美两国和则两利,斗则两伤。因此,中美关系不是你输我赢、你兴我衰的关系,而是相互尊重、增强双方战略互信的关系,是突出共同利益、加强全方位合作的关系。双方必须以更加广阔的全球视野和与时俱进的思维方式看待和处理中美关系,走出一条相互尊重、平等互信、互利共赢、共同发展之路。
也正因如此,习近平主席指出,当前,中美关系又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从各自国家经济发展到促进全球经济稳定复苏,从处理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到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两国都拥有重要的利益汇合点,都需要加强交流合作。
由此观之,从中美关系“破冰”时期的毛泽东与尼克松北京握手,到正常化时期的邓小平首次访美对话卡特,再到此番习近平与奥巴马“庄园会晤”,其要义就在于,加强对话沟通,增信释疑、凝聚共识,走出一条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之路。这是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之所在,也是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客观要求。
如此说来,41年前,毛泽东和尼克松的会晤标志着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而今日的习近平和奥巴马的“庄园会晤”则标志着两国关系已经成熟到一个程度,两国元首通过面对面的直接交流与对话,共同规划中美关系的路线图,对未来两国关系的发展具有定调的作用,有望助推中美两国建立一个让全世界人民放心、让中美两国人民安心的新型大国关系。这对中美关系是福音,对未来的世界和平稳定也是福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