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报道,笔者不由想到了延安的“土窑洞”。想当年,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中共领导人在延安的几孔土窑洞里指挥千军万马,周恩来称,他们是在世界上最小的司令部里指挥了全世界规模最大的战争。1936年,美国著名记者斯诺到延安采访,当他看到毛泽东住着简陋的窑洞,周恩来睡着土炕,吃的都是地瓜、野菜、红辣椒的时候,他发现了共产党人的一种伟大力量,并称其为“东方魔力”、“兴国之光”。
然而,时至今日,令人遗憾的是一些地方的“土窑洞”正在被豪华的“楼堂馆所”所替代。特别是尽管国家三令五申“严格控制党政机关办公楼等楼堂馆所建设”,但在部分地方,党政机关“楼堂馆所”建设之风依然存在。
报道称,日前,记者在湖南某市看到,市政府大楼修建得非常气派,占地面积之大,建筑之豪华引人关注。这样一座豪华的办公楼,准确地讲是一座宏大的建筑群和一个看起来很大的广场,但广场并不对市民开放。记者还看到,在这个城市,各个机关的办公楼,不少都是所在区域最好的大楼,就连当地一个区级人民法院的大楼也非常气派。
同样,湖北某市办公楼,被当地人戏称为“迷宫”:前后3栋主体建筑通过连廊相连,呈“王”字形分布,“走在里面很容易走晕”。然而,办公楼对外的名字叫“旅游发展中心”。据知情人介绍,“建筑面积超标,内部装修豪华,一直审批不下来,所以对外不敢挂政府的牌子。”
试想,一个对外不敢挂政府牌子的政府办公大楼,能为人民服务吗?能赢得群众的信任吗?更何况在党政机关“楼堂馆所”的后边,是不断加重的财政包袱和群众负担,难怪有人评说“办公大楼立起来,政府形象倒下去”。
也正因如此,今年3月,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后的记者见面会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曾“约法三章”:本届政府内,政府性的楼堂馆所一律不得新建;财政供养的人员只减不增;公费接待、公费出国、公费购车只减不增。随后,国务院相关落实意见也提出,严格履行政府要过紧日子的三项承诺,政府性的楼堂馆所一律不得新建。此番又印发紧急通知,对各地、各部门修建政府性楼堂馆所情况开展清理检查,其寓意是显而易见的。
虽然改革开放的成果让我们有了比较充裕的资金,办公和生活标准也有很大提高,但“土窑洞”精神不能丢、不能无。无论哪一级官员都没有任何理由违背人民的意愿、遭踏人民的血汗去追求什么“豪华办公”,无端消耗我们的执政资源。如果不能把钱用在刀刃上,花在人民群众最需要的地方,那么,这样的政府就不是合格的政府,这样的官员就不会人民满意的官员。
对不起,人民群众能够把你送到台上,也照样能够把你请到台下。更何况此番清理检查也不是什么“例行公事”,对违纪者、对“顶风作案”者,相信该问责的问责,该下课的下课,这没有什么好说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