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至1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天津考察工作。习近平在调研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时强调,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项长期工作,没有终点站,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要实现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良性循环。(2013年5月16日人民网—人民日报)
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党和政府的神圣职责和终极目标。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民生改善,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艰巨的、复杂的工程。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项长期工作,没有终点站,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这是高度的政治清醒,更是坚决的责任担当,还是对各级各地党委政府的严厉要求。
不断改善民生,是实现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为主要内容的“中国梦”的题中之意和最终理想。梦想成真,民生改善是最好诠释。共筑中国梦,需要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更需要民生的持续改善,这是复兴之本、梦想之基。几十年来,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始终是党和政府最重要的工作。从生活质量到生态环境,各级政府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拓展着民生工作的内涵与外延。这种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大民生”观,让亿万人民逐步共享发展成果。中国改革发展的历程,正是在倾听人民呼声、回应人民期待中不断深化的,也必将沿着这个方向继续推进,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让老百姓得到更多好处,从而让人民共享人生出彩的机会,让“中国梦”更加美丽。
不断改善民生,是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惠及民生、让群众生活得更好,这是党的宗旨要求,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也是各级领导干部的历史责任。经济再发展、社会再进步,如果民生得不到有效保障和改善,群众生活得并不幸福、没有尊严,也是不完整、不健全、不科学的,更是对党和人民极端不负责任的。因此,各级各地党委政府、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一定要坚持将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一切工作都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听民声、察民情、解民忧、惠民生,真正将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
实现高水平民生,最根本的是要发展经济。发展是硬道理,发展经济也是做好其他一切事情的基础和前提。保障和改善民生,与发展经济是相辅相成的。只有经济发展了,才能够有条件、有财力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而民生得到保障和改善了,也必将更好地调动群众发展经济、促进社会和谐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实现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良性循环。只有实现了这两方面的良性循环,才能实现人与人、人与经济活动、人与环境和谐共存的良好局面,从而让老百姓日子越过越红火。
民生问题无小事,群众利益大于天。保障和改善民生,就必须下大力气监管好民生大事。食品安全、环境安全等民生大事能否解决好,直接影响政府在百姓心中的形象和公信力。监管好民生大事,必须出重拳、施重典。对于有毒食品、环境污染、水污染等事关百姓切身利益的一切违法违规行为,要坚持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决不手软,让百姓呼吸洁净空气、喝干净水、吃安全食品。对渎职失职行为要严肃责任追究,绝不允许在工作中推诿扯皮。监管好民生大事,必须舍得用力、舍得花钱。要转变工作作风,眼光向下、重心下移、力量下沉,将精力用在为民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上;要加大投入,将有限的财政资金用在无限的民生改善上来,立足长远构建终身教育、就业服务、社会保障、基本医疗卫生、住房保障、社会养老服务等民生保障体系,坚持干部过紧日子、苦日子,杜绝各种形式的铺张浪费、奢侈浮华,抵制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面子事业。
民生改善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没有终点站,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这就要求各级各地党委政府、党政官员,要有长期抓、坚持做的决心和作为。要善始善终、善做善成,接力奋斗、持续努力,杜绝临时观念和等要靠思想。要狠抓落实、一抓到底,切忌虎头蛇尾、一暴十寒,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民生需求,不断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要善于涉险滩、破难题,以更大的勇气、更坚的决心、更强的魄力,以更新的理念、更高的标准、更实的举措,全面推进民生幸福工程,不断刷新“民生高地”的惠民高度,让老百姓过上更有保障、更加体面的幸福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