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汝州市村民反映,该市陵头镇、蟒川镇、夏店乡、焦村乡等四个乡镇政府伪造当地国土资源局印章开具扶贫搬迁项目用地证明,骗国家扶贫款300多万元,扶贫资金已拨付到汝州市财政局。目前,当地纪委已介入调查。(中国新闻网5月6日)
在行政管理和服务工作中,“用心、用情、用智”常常见诸于文端,闻之于耳际,已然成为服务行动的指南、民生工作的法宝。然而,河南汝州市四个乡镇政府伪造印章、开具假证明、骗取国家扶贫款300多万元实施的扶贫搬迁项目,其执政为民的用心“良苦”、用情“深远”和用智“诡异”,却让人不敢苟同。
造假行为本身就是一个不诚信、不道德的行为,严重的更是一个违法犯罪的行为。普通人的造假行为我们都深感不耻和常予谴责,政府部门单位造假骗取扶贫款的行为更是影响极坏和危害颇深。其所涉及的不再仅仅是道义和法律上的危害,更多的是造成物质资源的配置不公与浪费,还有影响的广泛和恶劣。细观这些乡镇府造假骗取国家扶贫款始末,都经不起两个问题的推敲和拷问:为何造假?造假为何?
为何造假?申请国家财政的拨款有政策规定和严密程序,如果是真正的民生工程和为民工程,通过正规程序完全可以可以享受国家的扶贫款。问题之关键就在于这次扶贫搬迁该不该搬迁?有没有必要搬迁?是否真正的为民搬迁?调查结果是该地乡政府不经国土部门勘探开工建房,是否受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影响群众也不清楚。村子的扶贫搬迁房屋结构简单,仅一层砖混结构,内外全是毛胚,房顶由十几块板搭建而成,有些缝隙大的可见天,政府仅把墙垒起来放上几块楼板就不再管了,剩下的门窗及其他工程都由村民自己处理。
造假为何?造假骗取国家扶贫款如果是为了真正解决老百姓的搬迁问题,说明扶贫款还是去了它该去的去处,造福了一方百姓。但事实是扶贫款中的很少部分用在扶贫搬迁工程上,它只是为 “造福百姓”立起一道幌子而已。如果我们要仔细推敲和反复拷问造假骗扶贫款究竟造福了谁?可想而知,在“造福百姓”这道幌子下,造假骗得的扶贫款还会造福许多人,当然这些人也许更多的就是那些用心“良苦”、用情“深远”和用智“诡异”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