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日前下发通知,规定凡是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举办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招聘活动,严禁发布含有限定985高校、211高校等字样的招聘信息。长期以来困扰大学生就业的“院校门槛”问题得到了教育部正式回应。(据5月5日《人民日报 》)
读了这条消息,让人既喜又忧。喜的是国家教育部终于回应了广大人民群众非常关注的这一问题。忧得是这种表态性回答力度不大,怕一时半会也解决不了这一非常尖锐的社会问题。所以,笔者觉得, 国家教育部门 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出身”歧视只作正式回应还不够,还应该有相关配套政策出台,这样才能取得实效。
近年来,很多单位在录用高校毕业生时,不以综合素质与业务能力为第一标准,而是以学历“出身”为第一标准,明确提出只招985、211高校毕业生,不招别的大学毕业生。更有甚者,不承认“三本”院校毕业学生的学历。类似这样的歧视性用人政策不仅严重挫伤了非重点高校毕业生的积极性,而且,使千千万万的学生家长感到了迷惘和困惑:既然都是国家统招的大学毕业生,为什么就业不能一视同仁?
民生问题无小事,群众利益大于天。高校毕业生就业关系到人民生活的幸福,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更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因此,笔者认为,不光教育部门要对“院校门槛”态度明确,党委组织部门、政府人力资源部门等也应该制定相应的操作性非常强的规定,千方百计创造更多就业机会,让每一名大学毕业生都能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让他们在踏上社会的第一步中,能真正感受到社会的公平正义,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