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不该延迟退休?
随着养老金支付压力日益增大,过低的退休年龄威胁到养老金制度的可持续运行,社会上有关延迟退休的讨论越来越激烈。目前的退休年龄是否合适?延迟退休政策到底有没有可操作空间?本刊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和官员。
为什么要提延迟退休?
为什么要提出延迟退休问题?哈尔滨市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副局长孙东梅介绍,目前的退休年龄是按照几十年前的相关条例制定的,那时我国公民的平均寿命只有50岁左右。现在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已增长到70岁以上,而退休年龄没有变。相比预期寿命,退休年龄太低了。
人均寿命的增长、偏低的退休年龄,这一现状已经威胁到我国养老金财务制度的可持续性。“我国养老保险的最低缴费年限仅为15年,还不到发达国家的一半,但退休年龄却比发达国家早了许多年。”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认为,在预期寿命几乎相同的情况下,退休年龄低意味着领取养老金的时间增加。缴费少却可得到更多养老金,这肯定会威胁到现行养老金制度的可持续性。
郑秉文说,假设参保人退休后三餐以每份20元的盒饭为主,一年需2万元,加上其他开销一年3万多元。如果参保人退休后存活15年,就需要50万元左右的退休金。以中等城市标准计算,参保人员退休前所缴纳的养老金每年约为3000元,15年缴存余额不到5万元。实际缴存不能满足领取需求,退休后可能连盒饭都吃不上。
随着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我国退休职工日益增多,养老金支付压力随之变大。据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教授姜向群统计,2011年我国城镇退休职工已达到6826万人,养老金支出1.28万亿元。业内人士介绍,虽然我国养老金总体收入仍大于支出,但余额中很大一部分来自财政转移支付。
延迟退休可大幅提高养老金支付能力。姜向群测算,在过去6年中,参保人延迟一年退休我国可减少养老金支出490亿元,增加缴费230亿元,一减一增相当于多收入720亿元。如果推迟5年退休就能增加3600亿元,按照2011年全国平均水平计算,足够支付2000万人一年的养老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