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两会”紧锣密鼓,精彩纷呈不断:习近平、李克强等国家领导人先后与代表零距离沟通,面对面交流,亲切之中更体现出厚重的民生情怀;代表委员身负基层重托和神圣职责,对五年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过是非激扬文字、指点江山,甚至仗义直言、字字如刀、直指弊端,让人大呼痛快;一场场记者招待会更是将两会声音传遍全球……
两会亮点不断,把全世界的目光吸引到了中国,不只是因为他们的好奇,更因为中国与日俱增的影响力,这是内因,符合辩证法。然而在这热热闹闹的“两会进行时”,笔者却认为,关注两会精彩,更要看会后落实真功。
召开“两会”的目的就是共商国是,汇聚民声,确定治国理政大政方针,将基层呼声通过“两会”上升为国家意志,再由各相关部门、人员付诸实施。一句话,就是找问题、不足、缺点,想主意、出点子、谋发展,让国家更强大,让老百姓生活更富裕、更幸福、更和谐。因而,两会的落脚点还是在提升国力、促进民族崛起上,当然最终的落脚点仍然落在改善民生上,而且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改善民生的极端重要性更加凸显,人民群众对幸福生活的追求更加迫切,这也是经济社会发展和文明发展进步的必然。
开好两会不易:会前筹备事无巨细,会议过程更需考虑周全,会后落实更值得期待。看会上井喷的民意,体现的是社会的进步、文明的发展,如何将这些理性的声音梳理汇总,上升为国家意志,需要智慧,如何将它们一丝不苟、扎扎实实落实到位,回应社会关切,响应基层呼声,凝成发展合力,更考验了党的执行力和大智慧。
全国“两会”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具体实践,如何将十八大精神和“两会”成果转变为活生生的现实,让全国人民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是一项伟大的系统工程,需要理清思路,周密部署,迅速落实,确保到位,尤为关键的是要有一个明晰清楚的时间表,让代表、委员和全国人民看得清清楚楚,真真切切。相关责任落实职能部门要定方向、定目标、定时间、定进度,序时推进,不折不扣,确保按时保质保量完成任务;相关监督部门更要及时跟进,全程监督,既要督查进度快慢,更要看质量的高低,以切实的成效让代表委员满意,让人民满意。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两会”召开时间短暂,但是“两会”留下的作文内涵丰富、面广量大,需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硬作风予以落实。
“两会”精彩不容否认,但是,会后的落实才更出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