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新華每日電訊:推行官邸制需要改革的銳氣

王聃

2016年05月18日08:37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原標題:推行官邸制需要改革的銳氣

  5月16日,由中國行政體制改革研究會及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共同舉辦的《行政改革藍皮書:中國行政體制改革報告No.5(2016)》發布會在京舉行。《藍皮書》指出,一份以總報告形式出現的問卷調查顯示,九成受訪者認為我國目前實行官邸制的時機已成熟,建議抓緊相關條例的起草和制度構建,做好頂層設計,在不動產登記制等基礎制度的基礎上,抓緊建立官邸制。有專家表示,“官邸制”是遏制領導干部“以權謀房”的根本途徑。

  官邸制是國家為一定級別的官員提供在任期間居住的住所,官員本人對此沒有產權。官邸制的正向效應是多重的。對國家財政而言,由於官邸制的要義是“鐵打的官邸流水的官”,官邸可以長期且持續地使用,無疑可以減少對官員住宅的財政支出﹔對官員而言,由於任期隻能居住在官邸內,這種看得見的保障,也在一定程度上擠壓了官員進行房產腐敗的空間。

  近幾年,一些地方政府正在探索異地交流任職官員流轉房制度,有的已經付諸實施,成效也還不錯。現在的問題顯然在於,如何把地方層面的探索上升到整體的頂層設計?如何最大限度地體現出官邸制的理論效應。

  要讓官邸制的現實價值得以彰顯,前提是執行嚴格的官邸制財政預算。既然施行官邸制是為了減少公共財政在官員住所上的開支,那麼就應當嚴格進行財政預算,讓此種“減少浪費”和“壓縮開支”落到實處。如果對官邸制的建設過於豪華,又或者是,官邸的建設與使用不遵從“離任即將收回”的原則,超越現實需要建設官邸,甚至讓官員擁有離任后仍可擁有官邸的可能,無疑與此種制度設計的本意背道而馳。恰因如此,必須從財政開支的源頭,對此進行約束與限制。

  從地方探索異地交流任職官員流轉房制度來看,官邸制的執行已經有了現行的“探路人”。而全面推廣實施,需要的不只是詳盡的制度設計,更需要減少現實的阻力,多些改革的銳氣。

網評精粹:


年輕市長出身為何格外引人關注?

萬眾一心筑好人民防空“地下長城”

“身不得己”的貪官最沒骨氣

50元一張的A4紙咋還收得理直氣壯

黨員干部的“心”不能“死掉”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黃策輿、謝磊)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