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赟
2014年06月13日08:01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一個人玩魔方,世界紀錄是7秒左右。假如6個人玩一個魔方,每個人負責轉好一面,就至少可能出現兩種情況:一種是各自為政,轉好一面,亂了五面,即使是世界冠軍,也可能成為勝利的“絆腳石”﹔另一種是相互合作,按步驟來,依規律辦,不搶功,不作梗,高效碼齊六面。
玩轉“多人魔方”,就必須講究統籌考慮、協調推進、互利共贏,為政干事也是如此。小到具體工作、項目建設,大到地方發展、推進改革,從來就不是“一個人的游戲”。倘若都隻管自己的“一畝三分地”,都隻掃自己的“門前雪”,就難有整體和全局的勝利,說不定還互相掣肘,甚至產生內耗。
賈誼在《過秦論》裡說,六國“會盟而謀弱秦”,“百萬之師,叩關而攻秦”,最后卻是“從散約敗,爭割地而賂秦。”惜乎六國,縱有吳起、孫臏、樂毅、廉頗等軍師名將,也隻能功虧一簣。可見,各有懷抱,貌合神離,干不成大事。
要干大事,少不了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今天的萊茵河美麗流淌,過去卻也污染嚴重、臭氣熏天,流經9個國家,一度被稱為“歐洲下水道”。為了恢復萊茵河生機,9國成立保護委員會,塑造了跨國河流治理的典范。事實上,國與國之間也好,地區與地區也罷,要想把一件造福當代、福澤子孫的事情干好,莫不需要樹立“命運共同體”意識,打破那種“一畝三分地”的思維定式。
從一些地方和部門的實踐看,這種思維依然存在,甚至還根深蒂固。有的地區,上游發展好,污染轉下游。有些部門,懼怕改革動了自己的“奶酪”,不主動不配合,淪為“腸梗阻”。有些領域,“九龍治水”,誰都想管一點,什麼也管不好。從表面看,各吹各的調,各有各的理。但在實質上,難免都有自己的“小九九”,打自己的“小算盤”,卻都不積極、不擅於下好“全國一盤棋”。
我們常說“不謀全局者,不足以謀一域”,事實上,今天一地的發展,不僅需要著眼全局來謀劃,也需要在全局中看清自己的位置、履行好自己的職責。否則,全局不好,局部也最終好不到哪裡去。作為領導干部,不能身體已進入21世紀,腦袋還停留在舊時代,不僅心中要有大格局,也要有大胸懷。倘若放不下“追名奪利”的利己訴求,拋不掉“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利益迷思,推不倒“我的地盤我做主”的權力心牆,治理能力如何能提升?怎能適應現代化建設需要?
今年2月底,習近平總書記在專題聽取京津冀協同發展工作匯報時強調,要自覺打破自家“一畝三分地”的思維定式,抱成團朝著頂層設計的目標一起做。在治國理政的進程中,在公共治理各方面,打破了這種“一畝三分地”思維,局面必是別有洞天。
《 人民日報 》( 2014年06月13日 04 版)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