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泓冰
2014年05月08日09:22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軟實力”才是決定大學高度的關鍵。扎根中國大地辦大學,擁有精神高地和文化底蘊的大學,才能成為“世界一流”。
“世界上不會有第二個哈佛、牛津……但會有第一個北大、清華。”五四青年節,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的講話,引起了教育界乃至社會各界的熱議。一句“扎根中國大地辦大學”的辦學思路,更是引起不少人的共鳴。
成為“世界一流”,是許多大學的共同夢想。但縱觀全球,能擔得起“世界一流”的那些名校,誰是別人的翻版?誰又靠“第二個某某”來享譽?北大、清華能否成為世上“第一個”,成為與哈佛、牛津齊名甚至更有名的“這一個”,某種意義上說,正是對中國高校辦學思路與價值取向提出了更高要求。
什麼樣的大學才當得起“世界一流”?不同的人、不同的學校有著各自的答案,但清華老校長梅貽琦先生的一句名言被一致認同——“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一流大學光有過硬的硬件還不夠,還得有優秀的人才、深厚的文化、高尚的品質。“軟實力”才是決定大學高度的關鍵。
然而,這樣的道理,不少人尤其是一些大學管理者並未真正理解,反而抱著“大樓邏輯”一路狂奔、陷入歧途。君不見,一些地方的大學城動輒圈地成千上萬畝,外觀豪華的教學樓和實驗樓拔地而起,一些高校盤子不厭其大、人數不怕其多,患上了“巨人症”。凡此種種“土豪”式做法,說明在一些人看來,“世界一流”不過是錢多、地廣、樓高、派頭足。這不僅有違世界上先進的辦學治學經驗,更與教育規律背道而馳。
中國的教育也是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個縮影。從1949年新中國成立時5億人口3億多文盲的教育弱國,到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30%、規模世界第一的教育大國,更多平民子弟得圓大學夢,更多高校與祖國同行、以科教濟世,其中的快速發展與巨大成就,絕對不宜以“外國月亮才圓”的心態一味妄自菲薄。當下,我國的高等教育正處在一個發展關鍵節點上,大學怎麼辦?路怎麼走?決定了學子們的未來,也決定了國家的未來。
魯迅先生說:“北大是常為新的,改進的運動的先鋒,要使中國向著好的,往上的道路走。”作為新文化運動的中心和五四運動的策源地,北大所見証的榮光,教育所擔當的重任,青年所肩負的使命,注定了中國高校絕不可能成為“第二個哈佛”,甚至如學者所言,若成“哈佛第二”還可能是種危險。“扎根中國大地辦大學”,就是一種既著眼國情又面向未來的態度。為中國的改革發展孕育人才隊伍,為民族復興的夢想提供向上力量,大學無疑被寄予了厚望。
大學要有大師,先得有人立志做學問成為大師。想起晚年追問“為什麼我們的學校總是培養不出杰出人才”的錢學森先生的人生選擇。如果早年不曾沖破重重阻力回國,世界科學界或會多一個著名物理學家乃至華裔諾獎得主﹔回國的選擇,讓他數十年間過著簡朴低調的生活,卻將祖國的航天國防事業一舉前推了至少20年。孰重孰輕,今天的許多知識分子、名校畢業生,一樣會面臨這樣的選擇。而大學,正是讓青年“一開始就要扣好”人生扣子的關鍵之地。
上海交大校長張杰前些天與學生交流時說,建設世界一流大學,我們的大學最缺的是自己的文化。而文化的涵養,遠不如硬件建設一般可以拿來、速成,甚至也容不得一點急功近利。缺少精神高地和文化底蘊的大學,即便硬件再強,也會失魂落魄﹔不能扎根大地、與祖國同行的大學,即便肥壯高大,也難成“一流”。習近平總書記提醒廣大青年學子,選擇人生道路之初就要懂得“魚和熊掌不可兼得”,要在所處時代條件下謀劃人生、創造歷史。當不少名校競相做出“世界一流”的沖刺宣誓時,何嘗不需要想想,大學的“歷史”該怎麼去創造?
《 人民日報 》( 2014年05月08日 05 版)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