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24小時滾動新聞

母牛多產犢 增收有妙方

2014年01月04日13:34    來源:內蒙古日報

原標題:母牛多產犢 增收有妙方

  “這些天我盡琢磨著給這幾頭母牛補充營養,天冷了,不能不加小心,到明年3月,俺家就又能添4個小牛犢啦,一個小牛犢至少賣9000塊!”雖然臉上略有疲憊,但一說起明天進賬36000元的事兒,通遼市科左后旗努力台鎮道乃營嘎查農民王秀蘭還是笑得合不攏嘴。

  2013年,自治區農牧業科學院針對能繁母牛繁殖率偏低、牛群結構不合理、再生產能力差等問題,把經過3年研究的肉牛繁育控制技術成果在通遼進行推廣。

  作為示范戶,王秀蘭對於短期補飼結合藥物催情提高肉牛繁殖率這項技術很有發言權。

  她說:“以前養牛配種季節不集中,有的在冬天寒冷季節產牛犢,小牛犢的成活率不高。經過自治區農牧業科學院專家的指導,用上了他們提供的催情飼料,這樣就能把母牛產犢季節調整在5月份以前,6月份以后隨母牛放牧,到11月份斷奶即可出售,不但減輕了冬季飼養壓力,而且還降低了成本。”

  通遼市畜牧獸醫研究所所長李良臣說起自治區農牧業科學院短期補飼結合藥物催情提高肉牛繁殖率這項技術也是豎起了大拇指。他說:“老百姓對於肉牛繁殖沒有計劃,他們的效益是在沒有任何設計的情況下產生的,因此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生產效率低,很難實現一年一產。有了這項技術,就可以通過控制配種和牛群鑒定選留季節,達到牛群體生產能力最優化程度。”

  在科左后旗南吧嘎查,記者見到了巴胡塔養牛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劉金山。他告訴記者,合作社剛進了6噸肉牛短期催情飼料,准備把這批飼料給合作社的50個養牛戶。

  “用這個飼料,不會有什麼副作用嗎?”

  面對記者的疑問,劉金山笑答:“不會的,這個飼料沒有副作用,只是在配種季節集中進行短期補飼催情,提高發情配種率,實現集中產犢集中管理,吃上這個飼料母牛膘情會更好!”

  他給記者算了一筆賬,每頭平均成本投入240元,但繁殖率卻提高了20%以上。按戶養20頭母牛計算,每年可多產4頭牛犢,每戶就能多收入近3萬元。

  合作社成員李巴特養了50多頭牛,他看到了劉金山家的牛用了這種飼料,就有11頭母牛集中受孕,大開眼界,決定這幾天就給自家牛用。他說,很想體驗一把科學養牛帶來的好處。

  自治區農牧業科學院研究員王峰說,這項技術最大的好處就是有助於肉牛生產形成規律性生產制度,便於執行標准化生產技術規程,提高資源的利用率,提高牛群再生產能力,降低冬春季飼草料的需求壓力。

(來源:內蒙古日報)

(責編:ss)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