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鐸
2013年12月24日11:32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常言道,老虎屁股摸不得。在一切以孩子為中心的瑞典,則是孩子屁股打不得。父母教育子女時,莫說打屁股,僅僅是口頭威脅要打,也會被社區和兒童保護組織的工作者嚴詞詰問。
瑞典十分重視兒童權利的保護。早在1979年,瑞典成為第一個全面立法禁止體罰兒童的國家。面對調皮搗蛋的孩子,瑞典父母在管教時打屁股、罰站或是揪耳朵,都屬非法行為。瑞典社會普遍認為,兒童也是完整的人,父母在教育子女時不能侵犯孩子的權利。不僅是瑞典,西方很多國家都奉行“零體罰式育兒”。芬蘭、挪威、德國、西班牙、丹麥、荷蘭、希臘等20多個國家先后立法禁止體罰兒童。父母管教孩子,不再是家庭“私事”。
不過,現在也有一些人擔心,“零體罰式育兒”是否科學。瑞典精神病學家埃伯哈德出書指出,“零體罰式育兒”使兒童行為粗魯、沒有禮貌,成了以自我為中心的“小皇帝”。埃伯哈德的反思道出了很多瑞典父母的擔憂:由於擔心被人舉報,父母們常常無力糾正孩子的不當行為,小孩脾氣長了、成績差了,平起平坐的親子模式培養出了令人頭疼的“熊孩子”。近年來,瑞典頻頻曝出青少年酗酒和暴力犯罪的問題。一些研究人員認為,促使青少年犯罪率上升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家長嚴格管束的缺失。
實際上,部分發達國家在“打孩子是否犯法”的問題上,態度也發生了變化。2009年8月,新西蘭通過“全民公決”,推翻了兩年前通過的《反體罰法》。據了解,《反體罰法》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遏制虐待兒童的效果,卻引發了大部分新西蘭家長的不滿。一些批評者甚至稱,《反體罰法》給了孩子“勒索”父母的機會。在英國和澳大利亞,法律均允許父母對孩子施以“理智的懲罰手段”,對家長們來說,理性思考后有分寸、有節制地打屁股,有時勝過對著孩子說一堆大道理。
“我們往往會看到,一些最初被認為是正確的決策開始走向極端,立法禁止父母體罰孩子就是一個很好的証明”。澳大利亞總理阿博特毫不諱言對“零體罰式育兒”的顧慮。在提倡兒童權利保護的現代社會,一方面,我們必須尊重個體生命的成長,不可隨意體罰兒童,不能以家庭暴力傷害兒童。另一方面,教育也應遵循平衡之道,過度寬鬆恐怕也有礙孩子健康成長。
《 人民日報 》( 2013年12月24日 21 版)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