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

人民論壇:“魚”的聯想與“蛋糕”之辨

林 璞

2013年11月26日08:1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有三則關於魚的寓言和故事,耐人思索。

  一是《庄子》裡的涸轍之鮒。鮒魚困於涸轍,渴求斗升之水,然而路人欲“南游吳、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鮒魚忿然道,如此施救,等不及返,自己就進干魚店了。

  另一則也是《庄子》所載:“泉涸,魚相與處於陸,相呴以濕,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

  還有一則是在紀錄片裡看到的:千萬條馬鮫魚扎堆抱團互相簇擁,形成巨大魚群,以逃避鯊魚的攻擊。

  一沙一世界,何況一條“魚”,由此,不禁聯想到現實生活中的“蛋糕”之辨。

  做大“蛋糕”與分好“蛋糕”,輕重緩急如何厘清?鮒魚之忿已表達得很明白,再怎麼豐沛浩淼的遠水,也替代不了鱗腮邊的一斛。世上疾苦炎涼,千家萬戶誰來守夜?人間生老病死,一枝一葉莫不關情。對於各級干部來說,這是心頭良知,更是肩上重擔。既要留足發展的“種子”,也要共享發展的“蛋糕”﹔既要滿足當下的需求,又要考量子孫的幸福﹔既要慰藉不斷圓夢的渴望,又要保持繼續追夢的激情。對此,不僅應有意識和態度的自覺,更要有智慧與能力的自信。

  不管時代的天空運轉到宇宙的哪一域,相攜相持、守望相助永遠是人類頭頂最閃亮的恆星。在“蛋糕”遠不夠大的時候,涸泉裡那兩條不離不棄的魚,著實令人感動唏噓。然而相濡以“沫”的悲窘之美感,終究比不上相忘於“江湖”的自在之快樂。俗雲家貧萬事哀,守著一個“小蛋糕”,再高明的“巧婦”,或許能憑借聰慧和善良,稍稍紓展餐桌邊一時的愁眉,但畢竟難以填飽一大家人明天的肚子。分好“蛋糕”是智慧和良心,做大“蛋糕”是能力與責任。

  改革不會讓所有人一夜之間都分到足夠大的“蛋糕”,但凝聚社會共識的改革,必定將鄭重回應人們對於“玻璃屋子”裡切“蛋糕”的熱切企盼。“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在努力把發展的“蛋糕”做大做好乃至做美的同時,執起閃耀著公平正義光輝的改革“餐刀”,才能讓每一個為發展傾注了心血與汗水的人們,面帶笑容地端起自己應得的一份,真正品嘗到勞動的甘美與生活的甜蜜。

  在社會的海洋裡,每個人都不是單獨的存在,再怎麼強大的個人,也不會永遠是一條“鯊魚”。每個人,都可能是紀錄片裡那群馬鮫魚中的一條。每條“魚”,都必須融入“魚群”才能更好地生存和成長。每一條“魚”,都是“魚群”發展壯大的參與者和受益者,也是“魚伴”生存強壯的互助者和共榮者。也正因如此,任一條“魚”都不會傻到因為自己的體膘稍稍肥壯一些,就置“魚伴”們因飢弱傷病掉隊而罔顧,而是始終維護並保持著集群嚴整的陣形,與“魚伴”們並肩同向,一起直面鯊鯨、勇搏風浪,在浩瀚大洋中遨游成長。

  面對“蛋糕之辨”,我們已經作出了更精確的抉擇。這次全會強調,全面深化改革必須“以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增進人民福祉為出發點和落腳點”,“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的確,如果不能給百姓帶來實在的利益,不能創造更公平的社會環境,改革就將失去意義。民之所憂,政之所系,惟有認真面對蒼黎百姓把“蛋糕”做大的焦慮,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尤其是弱勢群體把“蛋糕”分好的訴求,改革才能凝聚共識與力量,也必能釋放強大動力和活力。

  《 人民日報 》( 2013年11月26日 04 版)

(責編:方蕊娟、謝磊)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