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

人民論壇:“洗心亭”遐思

施建石

2013年10月18日08:07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神州大地,有多處洗心亭。在安徽滁州醉翁亭醒園的園門對面,中間隔著玻璃沼和琅琊古道,即為一處。雖因慕歐陽修《醉翁亭記》而觀覽醉翁亭,但印象最深、經常回眸的,並非醉翁亭,而是醒園,特別是洗心亭。人立亭內,隻見上圓下方,頓生天圓地方之感。踱步亭中,頭上青天,腳下大地,念天地之悠悠,看萬物皆與我同在,自有一腔豪氣干雲。

  游人從城裡“山行六七裡”來,在洗心亭稍停片刻,擦擦汗、歇歇氣、定定心,然后就可以精神飽滿地登琅琊山游覽了。而在此坐憩片刻,飲一杯清茶安心養神,擦一擦心頭“明鏡”上的塵垢,開一開“利欲權名”迷住的心竅,更有身心俱爽之感,抑情而醒醉,定神而養性,正合了“洗心”之意。

  洗心不同於洗臉。洗臉,是人們天天要做甚至是一起床就得做的必修課。如果稍有疏忽,便會顯而易見,影響“第一印象”。而洗心,則是通過內在的洞察,知曉骨子裡的東西。《抱朴子》有言“洗心而革面者,必若清波之滌輕塵。”其實,革面尚易,洗心尤難。易者天天做,難的難得為。心其實常常臟於臉,最該常洗。常洗心常清,常洗心向善,常洗心才淨。

  洗心也異於洗澡。洗澡能洗去灰塵污垢,涉及的是表皮。洗心,關鍵之處在心,用的方法雖同樣是洗,但這種洗可是從根子著手洗去污點,淨化心靈。避免最可怕的萬病之源的心靈污染,目的和效果都明明白白地寫著:治本。

  洗心更甚於洗耳。洗耳,固然有“隱於沛澤之中”的高士許由“洗耳於水濱”的佳話,又有巢父深恐洗過耳的水再污染牛口將牛牽往上游飲的“洗耳河”故事續篇,不過多用在“恭聽”前。雖表恭敬、專心聽別人講話,但畢竟是請人講話的客氣話。而洗心,乃是對自己的最關鍵處的自淨,無疑是十分真誠的。

  “吾日三省吾身”,“省”由心來,更在洗后。洗心是自發的自警,自我輸入的純粹是正能量,奏出的也定然是主旋律,一旦清水常洗,將心洗得潔淨透明,有心似無心,心胸寬闊便與天同量。洗心依靠的是本身力量,隨時可做自我調節、靈魂淨化,不必有血雨腥風,就能擒住或趕走竊取清淨本性的“心賊”。

  心為何物、心居何處、心欲何為?修行修煉,修身律己,首先得看住自心。心是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之載體。善惡心生,好人、壞人,歸根到底的緣由皆在心好、心壞。是以,心病還需心藥醫。洗,是一劑良方。洗心,理應重於洗臉、洗澡、洗耳﹔洗心,不傷筋,不動骨,歷久彌新,長洗不疲。

  洗心,做人之大事,須臾不可忽視。也是為人之要事,時刻不能放鬆。人生在世,既要天天洗臉,也該常常洗澡和洗耳,其實最應當也都必須做的,首先就是洗心。

  

  致讀者

  應廣大黨員干部群眾要求,由人民日報社評論部主編的“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重要言論匯編”已由人民日報出版社出版,在全國新華書店發行。首批按照專題分為四冊:《人民日報論把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開展好——學習貫徹習近平同志重要講話精神》、《人民日報論加強作風建設》、《人民日報論解決“四風”問題》、《人民日報論開好民主生活會》。如需咨詢,請致電人民日報出版社聯系,電話為(010)65369530、65363527。


  《 人民日報 》( 2013年10月18日 04 版)

(責編:方蕊娟、謝磊)
相關專題
· 熱點·視點·觀點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