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

望海樓:中國外交新局初現

蘇曉暉

2013年10月08日09:07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10月2日至8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對印度尼西亞和馬來西亞進行國事訪問,並出席在印尼舉行的亞太經合組織(APEC)第二十一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

  此前,3月22日至30日,習主席訪問俄羅斯、坦桑尼亞、南非、剛果4國,並出席在南非舉行的金磚國家領導人第五次會晤。5月31日至6月6日,習主席訪問特立尼達和多巴哥、哥斯達黎加和墨西哥,並於6月7日至8日在美與奧巴馬總統舉行會晤。9月3日至13日,習主席訪問土庫曼斯坦、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和吉爾吉斯斯坦,其間出席在俄羅斯舉行的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八次峰會、在吉爾吉斯斯坦舉行的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十三次會議。

  習主席履新后7個月的時間裡,已經進行了4次訪問,足跡遍及歐、亞、非、美等洲14個國家,行程約10萬公裡。這體現出中國新一屆領導人對外交工作的高度重視,展現出中國夢的全球視野。習主席在訪問期間多次闡述“中國夢”。中國夢不止是中國一國的夢想,還需要世界的認同,與世界夢相兼容、相連通。

  從外交戰略看,中國仍堅持推行全方位的外交戰略。大國外交、周邊外交、發展中國家外交、多邊外交四大戰略布局在4次訪問中都得以充分體現。

  在世界大國中,習主席首訪選擇了俄羅斯,與美國領導人舉行了形式新穎的“庄園會晤”。習主席呼吁大國間打破“零和”博弈定律,發展新型大國關系,還將中美新型大國關系的內涵精辟地概括為不沖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

  14國中有半數是中國的周邊國家,絕大多數是發展中國家。中國強調本國作為發展中國家的身份,在與發展中國家和周邊國家發展關系時,政治上堅持正義、秉持公道、道義為先,經濟上堅持互利共贏、共同發展。近年來,中國在周邊外交中遭遇更多不確定性。在此情況下,中國仍將更多考慮對方利益,避免損人利己,以鄰為壑,同時,努力使自身發展更好惠及周邊國家。

  在每一次訪問過程中,習主席都參與了多邊組織活動。二十國集團、上海合作組織、金磚國家都是黨的十八大報告中明確提到的重要多邊平台。中國是其中的積極因素,推動國際秩序和國際體系朝著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

  另外,中國的外交戰略不但是全方位的,還是立體的。從習主席的訪問中可以看出,中國在推進四大外交戰略布局的同時,更加重視領域外交,尤其是公共外交和人文交流。習主席在4次訪問中發表了6次演講,拉近了中國與所訪國人民的感情。

  4次訪問后,中國的外交布局已初步形成。在此布局中,中國傳遞出堅持和平發展、實現互利共贏、推動建設和諧世界等積極的外交理念。

  (作者為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國際戰略研究部副主任) 

(責編:程宏毅、謝磊)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