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推進老年友好城市和老年宜居社區建設將有規可依。記者昨天從市民政局獲悉,市老齡辦在四個區試點基礎上,牽頭編制了《上海市老年友好城市建設導則》和《上海市老年宜居社區建設細則》的征求意見稿。上海柔性延遲申領養老金辦法將完善 (據6月22日《解放日報》)
早上打開電腦,從東方網看到了這條消息,說上海柔性延遲申領養老金辦法將完善,讓人多了些想法。這是不是柔性延遲退休年齡另一種舉措?
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改善與提高,人們更多的是享受閑情逸致的生活,人的年齡也隨之增長。在全國各個社區八九十歲以上的老人比比皆是。現在就是五六十歲的人,看上去也像三四十歲的人,有之看得更年輕。對此,有關人士指出,我國在不太長的時間裡將進入老齡化社會。
為了做好老齡化社會工作,各級政府,各相關部門都積極採取應對之策。一方面加快老年設施的建設和保障舉措的完善﹔另一方面提出延長退休年齡等相關舉措,讓更多的老同志再為社會多做一點實事,以減輕社會的壓力。盡管延長退休年齡,目前還不適合我國的國情,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進步,延遲退休年齡勢在必行,這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規律。
在這樣的情形下,上海出台了柔性延遲申領養老金辦法征求意見稿,無疑又為養老、關愛老人提供了更完善的服務。業內人士指出,上海將完善柔性延遲申領養老金辦法,有助於實現養老保障制度的全覆蓋。
其實,上海柔性延遲申領養老金辦法將完善,實際就是延遲退休一種有益嘗試,在筆者看來,至少有兩點好看:一是,柔性,實則就是根據實際情況,具體問題,具體對待,當延遲則延遲申領養老金,通過這種辦法,不斷理順“城保”“鎮保”、“農保”養老保障制度的合理梯次關系﹔二是,有助於促進企業年金和職業年金發展。在試點基礎上盡早出台老年護理保障制度,進一步研究通過商業保險等多渠道、多形式解決老年人的護理需求。
顯然,上海柔性延遲申領養老金辦法將完善,為我國進入老齡化社會提供了有益嘗試。
讓老人們不再為養老擔憂,讓老人們安享晚年,才是最好之辦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