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網帖爆料稱,湖南民政部門驚現14歲就參加工作的女處長,“2歲就上學了,神童呀”,並透露“她高中畢業,現擁有一個黨校研究生畢業証”。(據中國新聞網)
高中畢業、農民身份、酒量驚人、貌美如花、有很多當大領導的“干叔叔”,如果此網帖爆料屬實,那麼被爆料人從農民到處長的蛻變,要說這些“干叔叔”沒有以酒論英雄,沒有以貌取人,沒有在“干侄女”身上出大力氣的話,恐怕沒有幾個人會相信。這名女處長的神奇成長經歷,是否又隱藏著另一出“拼爹”鬧劇,還得湖南官方用事實作答。
近期,干部違規選拔事件可謂是你方唱罷我登場。從韓寒到徐韜,從江中詠到常駿生,從劉瓊到趙群子,一幕幕“拼爹”鬧劇實乃出盡了洋相,不僅刺痛了社會公眾的神經,更是透支了選人用人的公信。
梳理上述案例,我們不難發現:“蒼蠅”之所以敢粉墨登場,關鍵是有老虎在背后發威。這些年紀輕輕、業績平平者為何能坐著火箭上升,憑的當然不是自身的能力,而是自己的背景。說到底,是后台在借助人脈關系為其晉級搭建了發射架,是后台在動用手中權力為其提拔添加了助推劑。
干部選拔亂象頻出,症結究竟在哪?我們不妨從以往的違規選拔事件中作分析。綜觀近幾年被曝光的案例,除王茜、韓寒、常駿生等少數幾人外,組織處理大多是對提拔者作出免職后就草草收場,鮮見有拔出蘿卜帶出泥的。由此可見,違規成本低、問責范圍窄、打擊力度小,是助長權力近親繁殖的一個重要原因。長此下去,勢必會給黨的事業和人民幸福埋下禍根。
遏制用人腐敗,必須要“蒼蠅老虎”一起打。探索建立干部選拔的連帶責任追究制,一旦誰提名推薦的干部出問題,不僅要把直接當事人打回原形,還得對幕后操縱者一查到底。加大懲戒力度、拓寬問責范圍,讓討巧者偷雞不成蝕把米,讓違規人賠了夫人又折兵。如此這般,誰還敢把權力放出籠外撒野,誰還願為親情友情做賠本買賣。唯有如此,官位世襲才能離我們漸行漸遠,用人公正才能向我們越來越近。
常言道:斬草不除根,春風吹又生。故營造風清氣正的選人用人環境,切不可隻拍“蒼蠅”不打“虎”。(武西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