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說:“善禁者,先禁身而后人。不善禁者,先禁人而后身。”作為一名領導干部,肩負著發展經濟和造福百姓的重要職責,必須注重嚴於律己,慎獨、慎始、慎微、慎情、慎友,切實做到要求別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別人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
第一,要慎獨。慎獨,是我國古代先賢倡導的一種自我修養的方法,指一個人在獨處一室、無人監督的時候,也能夠嚴格要求、時刻檢點自己的言行,不做有違道德和法律的事。中國有句古話:“風成於上,俗化於下”,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上行下效。東漢名臣楊震“暮夜卻金”的事享譽古今,一次,曾受楊震提拔的昌邑縣令王密特備黃金十斤,乘深夜無人之時拜訪楊震,並說:“現在深夜無人知道。”楊震嚴詞拒絕了這份厚禮,回答說:“天知、神知、我知、你知,何謂無人知?”王密慚愧而歸。可見,人生最大的“敵人”不是對立面,而是我們自己,最難戰勝的也是自己。能不能“慎獨”,是檢驗一個人自覺性、自制力和意志力強不強的重要標志。所以領導干部要時刻保持清醒頭腦,謹防自我放縱,時時檢點自己的行為,處處嚴格要求自己,加強自我規范和約束,切實做到人前人后一個樣、八小時內外一個樣、有沒有監督一個樣。做到不仁之事不做、不義之財不取、不正之氣不沾、不法之事不干,在獨自一人、無人監督時不做任何不道德和違紀的事情,在任何時候都能抵得住誘惑,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貧。
第二,要慎始。史書中有這樣兩則故事。一則是“轎夫濕鞋”,明代都察院長官王廷接見新任御史時講到:昨日他乘轎進城恰逢遇雨,一名轎夫穿了雙新鞋,開始時小心翼翼地“擇地而行”,循著干淨的路面走﹔后來轎夫一不小心,踩進泥水坑裡,從此便不再躲避水坑,結果把整個新鞋子完全弄臟。王廷以新鞋喻新官,委婉地告誡新任下屬,新官上任當慎始慎初。另一則是“白袍點墨”,明代將軍山雲被派到廣西做總兵時,聽說當地行賄受禮之風泛濫,便請教一個叫鄭牢的老吏,問自己該不該入鄉隨俗。鄭牢對他說:你到廣西做官如同一襲白袍,千萬不能入鄉隨俗。否則,白袍點上了墨點就終不能洗淨。山雲深受啟發,在廣西任職十年廉潔操守始終不變。鄭牢以白袍喻官品,警示山雲要防微杜漸,慎始慎終。這兩則故事雖然不長,但卻耐人尋味。《菜根譚》裡講:“一念收斂,則萬善來同﹔一念放恣,則百邪乘舋”。事實上許多貪官污吏之所以在貪污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在腐敗的泥潭中越陷越深,究其緣由就在於沒有守住人生的第一道防線,把好廉潔的第一道關口,結果在燈紅酒綠中動搖了理想信念,在利誘色惑中失守了廉潔防線,於是乎,一個個驚天巨貪在“僅此一次,下不為例”的自我安慰中悄然誕生了。古人說:欲善終,當慎始。隻有守住了第一次,才能從根本上杜絕后面無數個第二次﹔隻有把好了第一關,才能將欲望始終鎖在牢籠之中。
第三,要慎微。細節因其“小”,往往被人忽視,麻痺大意,嗤之以鼻﹔細節因其“細”,也常常使人感到繁瑣,不屑一顧。但是細節決定成敗,真正清正廉潔的為官者,都是從細小細微處嚴於律己,做到儉朴無私、一身正氣。清朝康熙年間一名叫張清恪的官員,因為他政績斐然被提升為督撫,面對親朋好友送來的賀禮他一概拒收,並說,“一絲一粒,我之名節﹔一毫一厘,民之脂膏。”可見他深知“細節”的道理,領會到“防微杜漸”的辯証關系,先有“防微”,然后才有“杜漸”﹔先從細處入手,方能從大處防變。許多干部走上違紀違法道路,往往是從生活中的小事、小節開始的。“巴豆雖小壞腸胃,酒杯不深淹死人。”原中國海關總署副署長在悔過書中寫道:“我的墮落就是從‘不矜細行’中開始的。”他由起初的“送禮不要,請客不到”,逐漸到“盛情難卻”地收受財物,進而發展到“來者不拒,習以為常”,最終滑進了腐敗的深淵。所以,領導干部無論在什麼崗位、從事什麼工作,都要時時刻刻、事事處處把握好自己,認真做好每件小事、管好每個小節,見微知著、防微杜漸、潔身自好,克服僥幸心理。
第四,要慎情。人之有愛,本由親立。領導干部都不是不食人間煙火的神仙,也重感情、也講親情。這裡所說的慎情也不是說不講感情,沒有人情味,但講感情必須以講原則為前提,不能當老好人,不能怕得罪人,尤其不能徇私情。在五代后周時期,有一個叫周行逢的人,擔任武平軍節度使,薦官取士唯憑賢良實績,人稱“行逢在鎮,盡心為治,辟署官屬,必取廉介之士。”有一天,他的女婿唐德甫前來投奔他,想請岳父大人給個官職,好在鄰裡鄉親中風光一下。周行逢毫不留情地說:“朝廷設置官職是用來治理國家的,你並沒有此才干,我怎能徇私授你官職呢?”於是,就賞給女婿耕牛和農具,讓他回鄉做一介農夫。周行逢不以官職私授親的故事對於今天領導干部仍有積極的啟迪意義。
第五,要慎友。交往問題看起來不是件大事,但對於領導干部來講至關重要,很多問題往往是因為交往不慎、交往不當開始的,在交往上出現問題是低級的錯誤,很不應該、很不值得,教訓非常慘痛,尤其需要警惕。荀子曾說,“匹夫不可以不慎取友。”說的就是人生在世須謹慎交友這個道理。對領導干部而言,由於所處的地位特殊,與誰交朋友,怎麼交朋友,這就不僅僅是個人的私事,而是政治生活的重要原則,在交友問題上更須慎之又慎,不能隨便交友、濫交友,更不能把人際交往異化為酒肉關系、交易關系和金錢關系。郴州原煤炭局長獲刑后懺悔,正是由於其交友不慎,社交圈裡清一色是煤老板,導致形成純經濟利益的人際關系,平時和這幾個“朋友”、“鐵哥們”在一起吃吃喝喝,打牌賭博,放縱私欲,就像是“溫水裡的青蛙”,不知危險反而悠哉樂哉,從而喪失了警惕,落入了朋友的“陷阱”,墜入了腐敗的深淵。所以要慎重對待社會交往,正確處理人際關系,注意淨化自己的社交圈、生活圈和朋友圈,善交益友,樂交諍友,不交損友,遠離“小圈子”、“小兄弟”,特別是對那些千方百計同你拉關系、給你送好處、與你套近乎的人,一定要保持頭腦清醒,不為所動,不為所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