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彪在餐具廠做了幾年工人學到技術后,和朋友合伙籌資40多萬元,購買機器生產發泡餐具。“我們也被查過,后來都用錢擺平了。”阿彪說,這些年工廠常有當工商、環保等部門來檢查。被查出問題時,都會找房東擺平。房東是村裡的干部,和那些檢查部門熟悉。被查后,經常通過他們送去三千到五千元紅包,然后問題就解決了。阿彪透露,收到好處費后,檢查人員都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很多工廠還聘請當地村裡有門路的人做廠長,專門應付、處理“麻煩”。(據5月19日人民網)
“被查就用錢擺平”,可謂是一語道破天機,硬生生地戳向了當下一些監管體系的丑惡嘴臉。按理說,對於各級監管部門來說,理應堅守原則,對各類問題進行嚴厲打擊。然而,當下一些監管執法人員見利忘義,他們在收受了好處費之后便喪失原則,任由各類問題擾亂社會和諧。事實上,無論是近年來頻繁發生的食品安全事件,還是各類環境污染事件,以及形形色色的“豆腐渣”工程等,都或多或少與監管體系的不作為與亂作為有著密不分可的關系。
就拿食品安全問題來說,為公眾營造安全放心的食品消費環境,這本是各級政府以及相關監管部門義不容辭的責任。然而,一些監管執法人員與不法商家串通一氣、狼狽為奸,在獲得一定的利益之后,便對存在的問題視而不見。有時候,即便是面對百姓的投訴舉報,也總是千方百計為不法商家充當“保護傘”。此外,近年來,各地頻繁出現惡性環境污染事件,事實上,相關監管部門對於一些企業的惡意排污問題心知肚明,隻因其從中撈到了好處,便縱容惡意排污問題的發生。
無論是為了更好地助推社會的和諧文明,還是為了更好地保護人民群眾的利益,各級監管體系當應認真負責、忠於職守。然而,由於一些執法人員無法抵御各類誘惑,缺乏堅定的原則,便會上演“被查就用錢擺平”的荒唐鬧劇。在如此惡劣的執法環境下,對於商家來說,由於其違法成本並不高,即便有些問題被執法部門查獲,也往往花錢就能擺平一切,這樣一來,一些商家也自然會無法無天,甚至將公眾的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置之於不顧。
在當前著力推進法治文明建設的大形勢下,打造一支作風過硬、紀律嚴明的執法隊伍至關重要,因此,廣大執法部門當應毫不猶豫地剔除“被查就用錢擺平”這種歪風邪氣,加強對廣大執法人員的教育與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