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數基層干部空崗串崗、辦事拖沓,挪用、虛報、截留、侵吞涉農資金補貼……近日,廣東省紀委通報了近期作風暗訪中發現的基層“庸懶散奢”典型案例。該省紀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十八屆中央政治局關於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八項規定和省委的《實施意見》出台后,省紀委、省監察廳、省政府糾風辦切實履行監督檢查職責,並在全省黨員干部中部署開展整治“庸懶散奢”等不良風氣活動,推動改進工作作風取得初步成效。(據5月15日《南方日報》)
暗訪、曝光、通報、免職,這只是起點,不是終點,下一步,廣東省紀委、省監察廳、省政府糾風辦將加大監督檢查、作風暗訪和查辦案件力度,對“庸懶散奢”問題發現一起,查處一起,追究一起,絕不姑息。這些都表明廣東將重典整治“庸懶散奢”問題,中央的精神已落到了基層,為廣大黨員敲響了警鐘,也為早日實現“中國夢”提供了有力保証。
綜觀通報的案例,都有個共同點:就是不同程度上侵害了群眾的利益,更甚者是與民爭利,如村民低保金被村小組截留等。這些行為嚴重違反了十八屆中央政治局關於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八項規定,同時也反映出“庸懶散奢”的現實危害不容忽視。在提倡加強群眾路線教育,踐行服務群眾宗旨的當前,重典整治,不給這些歪風邪氣存在的空間,有利於加快轉變干部作風,提升干部隊伍戰斗力,更有利於樹立政府良好形象,密切黨群關系。更重要的是狠剎“庸懶散奢”之風,能有效保証黨員干部依法行政,奉公行政,積極行政,切實地加快發展,並讓群眾共享發展成果,早日實現“中國夢”。
眾所周知,庸則尸位素餐,懶則不思進取,散則脫離群眾,奢直接導致腐化墮落,而大道至簡,知易行難,廣大黨員干部當時刻自警。治理“庸懶散奢”不止廣東在行動,也不會隻停留在抓基層,合乎民心、國情的“八項規定”將會發揮更大的效力,“庸懶散奢”將失去生存的土壤。實踐証明,唯慎行勤思,廉政勤政,創業干事,共同為實現“中國夢”而奮斗才是正道,才是民心所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