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網友爆料稱,嵩縣國土局花360萬元訂制2000箱特供酒用於請客送禮。對此,該局回應稱,從2010年8月,他們訂制了500件共28.38萬元招待酒,已於去年9月喝完。按照中央厲行節約八項要求,已取消對該酒的訂制。兩年喝了近30萬元的酒,那麼吃飯吃了多少?其他開支多少?對此,該局辦公室主任稱“(飯菜錢)這個不好說,也沒有統計過。”
已經有記者通過網絡查詢發現,今年國家級貧困縣名單中,嵩縣赫然在列。筆者不禁感慨,貧困縣最近真是頻繁“添寶”啊,不僅屢出豪車,“藏”著高爾夫球場,如今又新添了特供酒。有網友算了一筆細賬,一箱6瓶,500箱就是3000瓶,兩年喝完了,一年按照365天,哪怕天天喝,在2年當中每天都要喝掉4瓶多。那這個局的工作人員豈不是天天泡在酒壇裡?z真是海量呀!然而“酒”經沙場的貧困縣暴露了啥?
暴露了貧困縣領導扭曲的政績觀。嵩縣國土資源局辦公室郭主任介紹說,過去,該單位錦源山庄接待任務相對較重,於2010年8月與杜康酒廠協商訂制接待特供酒500件,價格為94.6元/瓶,總合同額為28.38萬元,截至2012年9月已全部用完。作為貧困縣的部門領導,就應該把推進貧困縣的發展,幫助百姓脫貧放在第一位。要發展就要靠實干,而不是靠接待領導拉關系。然而,接待仿佛成了該部門的“重要任務”,不惜花上重金。兩年喝完了3000瓶高檔酒,平均每天都要喝掉4瓶多。敢問嵩縣國土局的各位領導,你們敢不敢公示2年來的“下酒菜”究竟用掉了多少資金?領導們“酒”經沙場,不僅暴露了嚴重的吃喝歪風,更暴露了將政績寄托於接待的扭曲觀念。
暴露了貧困縣領導的“特權”意識。“特供酒”的背后一定藏著“特權”意識。錦源山庄是嵩縣國土資源局的下屬招待酒店,“特供酒”就藏在這裡。對於酒瓶包裝打上“嵩縣國土資源局特供”字樣一事,郭主任告訴記者:“這個確實不妥,當時我們訂制這酒時,曾經考慮用錦源山庄的名義還是國土資源局的名義,因為這些酒對外也有銷售,最后還是確定以國土資源局的名義。”筆者倒認為,以國土資源局的名義十分妥當,因為這酒就為為你們局特供的。雖然說這些酒對外也有銷售,但是在一個國家級貧困縣了,有多少百姓能夠買得起如此高檔的酒?還不是全進了當地領導的肚子裡?特定的招待酒店加上特供的酒,顯然都是為當地領導的享受“特意”安排的,其他人則“無福消受”。這就是貧困縣領導“特權”意識下的權力“自肥”的畸形產物。
雖然,十八大會議之后,按照中央厲行節約八項要求的規定,該單位已經取消對該酒的訂制。但是在一個國家級貧困縣裡,這種“怪象”的發生就不能既往不咎。還望相關部門深入調查,看看這個貧困縣部門的領導究竟喝了多少特供酒,究竟花了多少接待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