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央視每周質量報告報道,湖北省教育廳政府採購《新華字典》320萬冊,由政府撥款當地省新華書店中標崇文書局出版,該字典中標價格高於零售價格,更要命的居然是這個版本字典無主編,只是拼湊起來的盜版書,差錯率是國家規定的20倍,超過國家規定銷毀規定的4倍。(5月5日央視)
政府採購字典免費發放給學生本來是一件好事,但是卻因為“盜版”二字扭轉了這件事情的本質,百年大計,教育為本,當純潔的象牙塔被裸奔的權力玷污,我們不禁要問:是誰把自己的良心與責任變成了“盜版”之后“毀人不倦”?是誰在讓權力尋租為採購開了一路的綠燈?是誰在導演這部“隻買貴的不買對的”大戲?
320萬本盜版字典從印刷到發到學生手裡要經過眾多環節,而所有的部門都成了監管“睜眼瞎”,其中有多少曖昧與貓膩。政府採購有非盈利性的特點,而盜版以?速過正版的價格出售,其中的差價想必肥了很多人的腰包。同時,政府採購中有明確的法律法規要求對被採購物品進行質量檢測,而監管部門在這種誤人子弟的行為中卻扮演了幫凶的角色。
習總書記在5月4日有言,“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這件違法採購因為被傷害的對象是祖國的未來而更讓人痛恨。“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人民公仆怎能對下一代下此毒手。事已至此,在輿論指責同時,更希望有關部門去趟一趟這個深不見底的“渾水”,對相關責任人嚴厲問責,嚴懲不貸。
此外,反腐還要借用“陽光”這個最好的防腐劑,政府的採購行為要更加公開、透明,進行全程公示,明確各個環節責任人,廣泛接受廣大群眾監督,鏟斷採購背后剪不斷理還亂的利益鏈,謹防權力尋租這隻蒼蠅叮了採購這顆有機可乘的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