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網絡上一則名為《廣東茂名一部門設有19位副局長 網友戲稱“最強飯局”》的新聞在各大網站相互轉載,一時成為點擊熱點。網友戲稱,隻有“飯局”才會有這麼多領導,吃飯僅局長就需要開兩桌。茂南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有關工作人員卻証實:該區農林畜牧和水務局所經歷的人事變動正是落實《茂名市區級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方案》的需要。
雖然我們不能看到《茂名市區級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方案》的具體內容,但是一個區級部門設19個副局長,其中6個常務副局長為原合並前幾大局的正局長,其他副局長大多數由原來合並前的幾大局擔任的副局長職務被“自然免除”后過渡而來 ,這些給我們最直觀的感覺就是原來不同的幾個部門搬到了同一個地方辦公,原來挂不同牌子的幾個單位現在挂了同一個牌子,官員還是那些官員,管理的事務還是那些事務,並沒有什麼實質性的改變。
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目的是為了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更好地適應經濟轉軌、社會轉型,構建廉潔型、高效型、服務型政府。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成敗的關鍵在於“精兵”和“簡政”——將單位時間內公務員的工作質量和效率發揮至最大化。部門、機構的合並、行政管理權限的縮減從某種意義上說實現了“簡政”,但是一個擁有19位副局長的區級部門,是否真正個個都是“精兵”呢?
要想盡快實現“精兵”,就必須要加快我國現行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速度。打破長期以來“能上”不“能下”的干部用人制度,根據實際情況需要來設定工作崗位,通過嚴格的競爭上崗程序和引入淘汰機制來打破“鐵飯碗”的陳舊觀念,創造一個優勝劣汰、適者生存、能者上、平者讓、庸者下的良好環境,而不是讓眾多的副局長們在部門合並中被“自然免除”后,又在新的部門中換個馬甲“自然上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