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評論>>網評精粹

百年老宅成“屋堅強”有何啟示? (原創首發)

趙艷生
2013年04月25日16:56   來源: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奇跡,震中一座百年老宅巍然屹立,堪稱“屋堅強” 。7戶張姓人家震后在這裡照常生活。張家大院為瓦木結構四合院,坐落於蘆山縣龍門鄉古城村山腳下,主人之一張大金說:“建於清朝同治年間的老宅,在地震中除了屋脊脫落幾塊瓦片外,沒有任何損傷。”長征期間,這裡曾是紅30軍司令部。(據4月23日新華網)

  蘆山龍門鄉古城村的這座老宅,歷經了一百多年來的風霜雨雪、紛飛戰火,特別是近5年來還連續經歷了汶川、蘆山兩次強震,卻依然屹立於天地之間,不得不讓人感慨萬千。

  不過,看到這屹立於天地間的百年老宅,讓筆者想到了蘆山地震后,寶興縣幾乎所有房屋受損的慘狀,而且還包括汶川地震后據說能抗8級地震,並且才建成4年左右的重建房。這讓筆者也想到了以往新聞中不震自倒的“樓歪歪”、“房脆脆”,以及不禁風雨的橋梁和道路等現代建筑,筆者不得不感嘆,難道建筑物也像“姜是老的辣”一樣,是越老越“堅強”?

  其實,當今科技的發達程度,是一百多年前的晚清無法相比的。就建筑科技來說,不管是建筑材料、建筑工藝,還是建筑理論,現代科技都要大大優於一百多年前。例如,對於一百多年以前的人來講,當時並沒有什麼地震等級的說法,因為裡氏地震等級是20世紀30年代的美國科學家制定的。但是,就是這樣,現代建造的能抗8級地震的建筑卻依然敗給了一百多年前的老屋,真是讓人感到汗顏。

  百年老屋地震中勝了現代建筑,說明建筑要想堅固,不僅需要使用更好的建筑材料和不斷改進建造工藝,更重要的是在建造時要有更大的責任心。我們知道,古代建造房屋,大多都是自建,即使請人代建,房屋的主人也會對房屋的建設情況進行仔細的檢查驗收,以確保房屋建造的高質量,這是他們自己在對自己負責。而現在的房屋建設,很少有人會自建,不管是建造單位,還是檢查驗收的房管部門,都很少有人把房屋當成是自己來建來管,所以才導致“樓歪歪”、“房脆脆”的頻現。

  所以,筆者認為,當代的建筑要想變得“堅強”,這就要求不管是承建方,還是監管、驗收方,都必須增強責任心,把這些建筑當做是自己的來建來管來驗。這就必須從制度上著手,讓建筑的質量與各方的政治、經濟利益挂鉤。

分享到:
(責編:謝磊、趙娟)


相關專題
· 老兵808文集


·焦點新聞
·陳希任中組部常務副部長|簡歷
·浙江卸任省長當志願者:一定會堅持
·倪志福逝世|從"發明家"到國家領導
·人事 12省黨委副書記調整(一覽表)
·齊鳴秋任宋慶齡基金會黨組書記|圖
·航天科技、航天科工主要領導調整
·內蒙古新一屆政府組成人員名單公布
·反腐 山東"父女官員"同日辭職背后
·審批權下放:中央可退出微觀事務
·黨建 盤點湖南14地市州書記3月工作
·評論 新論:網絡反腐應回到正軌上來
·黨史 解密我軍史究竟有多少個"軍"?
·粟裕在黃橋戰役中做的三道"數學題"
·社區 盤點歷任總理救災工作照|組圖
48小時排行榜 48小時熱帖排行  
1.陳希任中央組織部常務副部長(圖/簡歷)
2.張少春任財政部黨組副書記(圖/簡歷)
3.汪永清任中央政法委員會秘書長、國務院副秘書長
4.張國清同志任重慶市委委員、常委、副書記
5.【今日必讀】郭聲琨任中央政法委副書記
6.【黨報早讀】王東明查看災情顧不上吃午飯
7.於偉國任福建省委副書記(圖/簡歷)
8.王東明:做好受災群眾救治 加快救災物資發放 提…
9.李建華當選為寧夏十一屆人大常委會主任 劉慧當選…
10.馬正其任國家工商總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圖/簡歷)

  ·頻道精選
習近平會見基辛格
習近平會見基辛格
  李克強會見韓國外長
李克強會見韓國外長
 
·夏寶龍:用辛勤勞動共筑共圓中國夢
·從汶川到玉樹到蘆山——穿越災難 砥礪奮進
·劉永湘當選為自貢市人民政府市長
·蘆山一副鄉長救災不力被免職
·“貼牌”管住公車私用
·深圳一年5街道辦書記因貪腐落馬

社區論壇·網評精粹
李瑞環怎說“火葬場”能使人受教育?
李瑞環怎說“火葬場”能使人受教育?
  歷史現場:美女巨貪因4萬元被槍決(組圖)
歷史現場:美女巨貪因4萬元被槍決(組圖)
 
·潛伏在毛澤東身邊的國民黨保密局特務
·少年溫家寶:長大后要為國家做大事!
·習仲勛文革后復出:又回到了黨的懷抱
·圖:金日成曾是中國哪位將領手下的師長?
·罕見舊照:張學良趙四小姐的軟禁生活
·江澤民下令嚴查的“建國以來最嚴重的間諜案”

·理論精粹
學界議"第一夫人":不一定貌美 為首腦外交補台
學界議"第一夫人":不一定貌美 為首腦外交補台
  北京首例H7N9禽流感小患者康復出院
北京首例H7N9禽流感小患者康復出院
 
·盤點救災九大高精尖兵:地震速報“搶出”5—10分鐘
·專家:發展年金市場彌補養老金缺口
·央視網新媒體觀察:從汶川到雅安,平民科技改變救災
·雅安地震:微博微信成新利器 傳統媒體依舊搶眼
·2013中央“三公經費”隻減不增 公務接待"縮水"明顯
·財稅體制改革:收入分配、營改增、養老金統籌……
資料中心  
學習十八大精神有獎知識競賽 【專題】檔案天天看:毛澤東檔案系列
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朱德鄧小平陳雲
開國將帥名錄永遠的豐碑——革命先輩紀念館
基礎|黨史大事記|黨史上的今天|十八大黨章
會議|黨的會議|中央政治局會議|集體學習
文獻|領導人文選|歷史、當代文獻|馬列全集
事件|毛澤東檔案天天看|抗美援朝|共青團90年
專題|歷次黨代會|新簡明黨史辭典|口述黨史
圖集|穿越90年·圖說黨史|90年90事|閱兵圖集
視頻|領袖文獻片|共和國圖像日志|中國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