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與江蘇代表一起審議政府工作報告時說,“官”“商”交往要有道,相敬如賓,而不要勾肩搭背、不分彼此,要劃出公私分明的界限。公務人員和領導干部,要守住底線。一個“相敬如賓”,一個“勾肩搭背”,官商交往兩個截然不同的態度,就如此形象的樹立在我們面前,著實令人拍手叫絕。
官商交往如果不能“相敬如賓”,以致於走上“勾肩搭背”歧途,其實已經完成了一個“三部曲”。從商人的頻頻獻媚,到因為由小恩小惠入手、“大恩大惠”拉人下水,直到最后雙方的“勾肩搭背”,是一個官員蛻變的全過程,也是官員用徹底墮落為自己畫上了人生句號。
習近平總書記語重心長的說“如果搞不好,領導干部的崗位就真會變成高危職業”,可見其中的腐蝕與反腐蝕,爭斗是何等的激烈,當一個為人人所羨慕的崗位竟然成了高危職業時,那幾乎就是一起“沒有硝煙的戰爭”。
當一個國家干部若不時刻提高警惕,將黨紀國法拋之腦后,被膨脹的私欲所控制,與商人到了“勾肩搭背”的地步,貪圖享樂,無法抵御“糖衣炮彈”的襲擊,貪財受賄,慢慢用自己的手將“絞索”套到了自己的脖子上,隻能乖乖聽命於對方,越陷越深而不可自拔。直至最后無法回頭,徹底葬送了自己。所有貪官的可悲結局,不雄辯地說明了這一點?。縱觀古今,官員一旦為商人所利用,公權變成了私權,那麼說輕一點是為害一方,說重一點禍國殃民也不為過。習近平總書記發出的“亡黨亡國”的警告不正是說明了這一點?對於一個執政黨、一個國家來說,腐敗問題始終是、永遠是第一位的!很簡單的道理,不解決腐敗問題,就不可能從根本上解決好民生問題,那麼和諧穩定就更無從談起。
司馬遷有句話說得好:“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不法官商之間各取所需的利益共同體是滋生“官商勾結”的土壤,缺失的監督機制又為這種土壤增添了肥料!官商利益共同體不破,“官商勾結”就不可避免。要徹底打破利益鏈條,除了讓各個官員提高警惕,始終堅定黨的理想信念,牢記黨的宗旨,思想始終同黨中央保持一致外,還要加強監督,完善監督機制,讓官員們不敢“勾肩搭背”,時刻牢記“伸手必被捉”。
通過這些發人深省的講話,我想那些伸了手的官員,一個個已經不寒而栗了,而那些還沒有伸手的官員,也同樣收到了嚴重警告,人生的重要處隻有幾步,莫讓“勾肩搭背”變成自己人生的“喪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