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檢察日報》:貴州省織金縣教育局原常務副局長陳恩來眼看一批批年輕干部被提拔重用,內心逐漸失去平衡,恰在這時,有朋友勸他:“你現在好歹是個副局長,既然升遷的可能性不大了,就該為將來好好算計一下啊!”就因這一句話,他開啟了欲望的閘門,最終身陷囹圄。
培養一名領導干部有著嚴格的組織程序,不是一蹴而就的。組織上要花費大量的心血,廣大人民群眾也寄予了厚望。但人性總是有弱點,一些人內心實際有著強烈的權錢欲,但他們善於偽裝,或時機不成熟,或自己目前還沒有那種駕輕就熟的攫取能力,諸如陳恩來“自打就任副局長,就有數不盡的物欲誘惑逗引著他,每次他都強行克制、不越雷池一步。”他的欲望所以沒有成真或實現,也許就是他剛剛上任或不敢、或沒有機會。這樣的領導一路走來,如果組織監督周密,制度監督嚴格,群眾監督常態,我想,他即使想犯罪也不會有機會。就憑一句話他就墮落,幾乎是自欺欺人的謊言。
領導干部是在廣大群眾的監督和組織的培養下逐步成長的,為何就會因一句話而變得墮落?領導干部的健康成長必須在人民群眾和組織的監督下,才會有進一步的提升。他長期隱忍,也許有著想干事的一面,但也有著抑制不住的腐敗沖動。所以一句話引起他的“心頭一震,仿佛一下想通了”,就是因為長期不學習,組織的監督鬆弛,使得讓他覺得此時已經有了腐敗的機會而已。加之這樣的單位管理也一定出現了問題,否則,不良風氣也不可能在這樣的單位成風,在用人上,用權上,用財上或多或少地存在,在引導著他走向犯罪,在給他壯膽。
因此,作為一名領導干部要不斷加強廉政教育,絲毫不能放鬆思想上這根弦,用制度用監督使領導干部不能、不敢進行腐敗。如果說憑一句話就使某人墮落,也隻能說明這句話是其積蓄了許多腐敗思想積澱后的暴發點和導火索,絕不能成為其腐敗的真正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