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齊,泰山移。要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凝聚改革共識很重要。我國改革已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凝聚改革共識的難度加大。越是這樣,越需要下功夫盡可能廣泛地凝聚共識。(據2003年第2期《求是》)
改革是個很重要和長期的話題,可以說現在誰都贊成改革,關鍵落在目標和具體方式上,“改什麼”和“怎麼改”的問題。十八大報告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必須以更大的政治勇氣和智慧,不失時機深化重要領域改革,堅決破除一切妨礙科學發展的思想觀念和體制機制弊端,構建系統完備、科學規范、運行有效的制度體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在改革初期,中國的改革提出了“交學費”和“摸著石頭過河”的現實選擇,而中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有后發優勢,所謂后發優勢是說落后的優勢,落后有什麼優勢呢?落后就是在后面走,走在前面的已經付了很多學費,有規律和理論的指導就可幫助降低改革成本,少交一點學費。本來交學費和摸石頭是改革“過河”的手段之一,而總有人卻有意無意地讓其成為過河的唯一手段,交學費和摸石頭理論已經變成拖延過河、拒絕過河的擋箭牌,有的甚至交學費和摸石頭上癮,連河也不想過了。
我國改革已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凝聚改革共識的難度加大,我們現在需要的改革不是“另起爐灶”,不是“推倒重來”, 隻有破除弊端、把握規律,完善體制機制,要叫停隻交學費和摸石頭不上岸的改革,讓打著改革的幌子,趁水混好摸魚的不想上岸者無處下手。(冬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