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話常被譏諷,但官員們依然樂此不疲。最近,網民參與人民網組織的“最反感官話”評選,一些官話“非常榮幸”入選。
分析這些入選官話,比較典型的有“溜須拍馬型”,比如領導“高度重視”、“親自過問”等﹔“文字游戲型”,比如“應看必看,應讀必讀,應……”。當然,反映最多的還是“空頭支票型”,比如“願意接受人民群眾監督”、“公開辦事制度、簡化辦事流程……”,等等。
這些官話就其內容而言沒有問題,有些還反映了群眾的期盼,有的文字還很優美。問題在於,官話說得越好聽,但如果做起來不是那麼回事,群眾就會越反感。因為這在他們看來是明知故犯,明明知道應該怎麼做,卻偏偏反其道而行之。
比如,在老百姓看來,“領導重視”往往變成了“領導忽視”,“願意接受監督”往往變成了“刻意逃避監督”,“簡化辦事流程”往往變成了“冗化辦事流程”。這種“說一套做一套” 的兩面派、“光說不練”的假把式,群眾十分反感。以至於在某種程度上,一些真心話也會被當做“官話”而被誤傷。
分析官話泛濫的原因,根本上還是由於官場上形式主義之風盛行。說說話、表表態、做做樣子,這是最簡單不過的。但如果要真抓實干、務求實效,卻非要下一番真功夫、苦功夫不可。在這種情況下,一些投機分子自然會選擇隻說官話、不做實事。
因此,解決官話泛濫的問題,根子還在於樹立實干作風。而實干作風怎麼樹立,答案就在這些官話之中。如果把官話當做忽悠老百姓的幌子,當做討好上級的花言巧語,當做自欺欺人的文字游戲,那麼,官話永遠是討人嫌、惹人厭的官話,說這些官話的人也就是“官僚”。反之,將這些官話所體現的正面的東西,作為一種嚴肅的承諾、一種自覺的追求,真正在工作中落實,並讓群眾感受到,那麼,官話也能同聽,官員也能動人。
空談誤國,實干興邦。群眾最反感的官話,實際上揭示了他們最期盼我們做,但是我們沒有做好的地方。要從回應這些期盼開始,將那些“最反感官話”變成“最受歡迎實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