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原中國兵工物資總公司化工公司副經理楊曉麗因涉嫌挪用公款、合同詐騙和國有公司人員濫用職權罪,在市一中院受審。起訴書顯示,楊曉麗挪用的公款及濫用職權導致的損失,都流向了劉立新所在的張家港保稅區貿強國際貿易有限公司。(據1月6日《京華時報》)
以上提到的楊曉麗,案發前系原中國兵工物資總公司化工公司副經理。根據有關媒體的公開報道:楊曉麗任職期間,為幫助私企營業者劉立新(另案處理)周轉資金,實施了三項犯罪行為,兩次挪用公款2230萬元。
官員因為違法亂紀落馬,受到應有懲罰,本是無足挂齒的事情,早知今日,何必當初?可是,楊曉麗案件卻有其獨特之處。她挪用公款,不是用來個人揮霍,而是要去“報恩”。即便是出發點不壞,但違背了黨紀國法,就應該受到法律的嚴肅處理。楊曉麗案件值得各級干部尤其是領導干部引以為戒。
中國是個人情社會,人與人的關系往來很多時候都講究個人情因素。一般是別人對你好,你就要想著對別人好,這叫做禮尚往來,否則就會被人說無情無義。這樣的事情如果是放在一般的人情往來,那是再正常不過。可是,楊曉麗身為公職人員,利用職權挪用公款來報答所謂的恩人,就大錯特錯,根本的原因就是她手中的權力是國家和人民賦予的,不是私人物品,怎麼能夠用來私相授受?
近年來,隨著反腐敗力度的不斷加大,一系列腐敗案件被查處,一大批腐敗分子被繩之以法,有力地震懾了敢越雷池者。貪腐是高壓線,這是被無數貪官落馬的事實一再証明的道理。但是,縱然反腐聲勢如此浩大,還是有人落馬。這當中有那種利欲熏心的人,也有看似落馬原因很荒唐甚至讓人哭笑不得的貪官,楊曉麗就是其中的一個。明知故犯,說到底還是心存僥幸所致,以為隻要做得干淨,就可以逃脫,然后事情就不了了之。然而,天網恢恢疏而不漏,違法違紀的事情做了就會受到黨紀國法的嚴肅處理,誰也救不了。
還是一個權力觀的問題。中國共產黨是中國最廣大人民利益的代表,為人民服務是黨的根本宗旨。黨的性質和黨的根本宗旨決定了黨員干部的公仆性質。既然身為人民公仆,就該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除此之外,別無其他。懂得手中的權力具有公有屬性,不是私人物品,從而做到秉公用權,這是一個價值觀和權力觀的問題。無論因為什麼樣的原因,都不能濫用權力為自己辦事,各級官員當時刻牢記。“落馬”因“報恩”很荒唐,不望后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