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參觀《復興之路》展覽時的講話中,有兩個關鍵詞給人印象最深:一曰“中國夢”,一曰“空談誤國,實干興邦”。而說到底,要實現民族復興的“中國夢”,除了在正確的道路上“實干興邦”,別無他法。
“空談誤國,實干興邦”,是從歷史經驗教訓中總結出來的治國理政至理名言。套用一個比喻,好的藍圖如同飛機一樣,要有機翼和起落架,有機翼才能飛得遠,有起落架才能落到實處。事實上,這些年強調“實干”、督促“落實”並不少,卻始終除不去“狠抓就是開會,措施就是發文,管理就是收費,重視就是標語,落實就是動嘴”的積弊,許多事情都在一片“落實”聲中“落空”。十八大描繪的發展藍圖令國人振奮,但說一千道一萬,離開“實干”難免成“空談”。因此,新一屆中央領導人上任之際向全黨吹響“實干興邦”號角,具有極強的現實針對性。
讓“文山會海”減肥。為了推動工作召開會議、組織學習、下發文件、舉辦活動,都是需要的,但不能過度,過度了就是表面文章,就是徒有其名。然而,時下靠文件貫徹文件、以會議落實會議的“文山會海”在各級機關已成頑疾,“干沒干說干就是干、做沒做說做就是做、有沒有說有就是有”,干部群眾深惡痛絕。“一個行動,勝過一打綱領。”隻有把嘴上說的、紙上寫的、會上定的,變為具體行動和實際效果,工作才算做到了位。崇尚實干,要求各級機關從“文山會海”中解脫出來,不開無效果的會,不發無效果的文,不講無效果的話,不做無效果的事。
讓“原則指導”銷聲。部署任務后要有檢查、有指導,重大事項還要親臨現場靠前指揮、親自過問,因此,檢查指導也是領導工作的一個重要環節。但是,有的領導滿足於“原則指導”,習慣於到處說一些拿腔拿調的官話、似是而非的胡話、永遠正確的廢話,讓基層干部群眾無所適從、疲於應付。有基層同志說:“冷不怕,熱不怕,就怕上級來打岔﹔苦也干,累也干,就怕領導來添亂。”基層工作有其自身的特點和規律性,領導干部如果不經調查、未作研究,千篇一律地提一些沒有針對性的要求,發一些沒有操作性的指示,不但不能指導基層的工作,反而會給基層帶來干擾。
讓“人為作秀”謝幕。在流行“有圖有真相”的全媒體時代,一些官員熱衷於“電視有形、廣播有聲、報刊有名”,把干事創業的舞台作為沽名釣譽的“秀台”。這些做派,值得反思和警醒。對領導干部來說,也許由於知識、經驗和能力的制約,有些事不一定辦得好﹔受到環境、體制和條件的限制,有些事未必能辦得成,而不搞名多實少的形式主義,不做勞民傷財的虛假政績,是應該辦得到的。踐行“實干興邦”,必須克服主觀作秀的思想,珍惜黨和人民的信任,節約來之不易的資源,把心思和精力用到該用的地方,創造出經得起時間檢驗的業績、讓群眾滿意的政績。
有這樣一種說法:“有的人留下腳印,有的人解釋腳印,前者是實干家,后者是理論家。”從現實來看,領導干部需要坐而言,也需要起而行,歸根結底,事業的發展更需要善於解決問題、推進工作的實干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