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建設”到“建成”給我們提出了啥要求?--評論--人民網
人民網

由“建設”到“建成”給我們提出了啥要求?

軒轅春秋

2012年11月14日16:59    來源: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手機看新聞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 字號

十八大報告提出:“確保到2020年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從“建設”到“建成”,一字之變,卻是質的飛躍。這要求全黨全國上下,不僅要深刻領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新要求,注重量的積累,更要增強憂患意識,提高改革創新能力,發揚艱苦奮斗精神,努力實現質的轉變。

要增強憂患意識。過去的十年,我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綜合國力不斷增強,經濟繼續健康發展,人民民主不斷擴大,人民幸福指數不斷提高。然而,凡禍患,以安樂生,以憂勤免。因此,在看到成績的同時,面對風雲多變的國際政治經濟形勢和國內改革發展穩定的艱巨任務,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要清醒地認識到我國仍然面臨政治體制改革仍需進一步完善,收入分配差距仍然過大,實現城鄉一體化建設任重道遠等等重大問題,因此,要時刻樹立憂患意識,不能躺在功勞簿上沾沾自喜,停滯不前,要認真研究經濟社會發展中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不斷增強干事創業和抵御風險的能力,敢於擔當、善於擔當,力爭在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中贏得主動,贏得優勢,贏得未來。

要發揚艱苦奮斗精神。總書記強調“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任務十分艱巨,全黨同志一定要埋頭苦干、頑強拼搏。”艱難困苦,玉汝於成。艱苦奮斗精神被黨的實踐証明的,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和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不斷前進的成功法寶。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過程中,仍然需要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繼續發揚艱苦奮斗精神和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敢於到經濟發展落后的邊遠地區,到條件艱苦的基層,到國家最需要的中西部地區,埋頭苦干、頑強拼搏,攻堅克難、創先爭優,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謀思路、拓道路,用實際行動為“小康社會”這艘航母順利抵達目標“添動力”。

要提高改革創新能力。總書記強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必須以更大的政治勇氣和智慧,不失時機深化重要領域改革,堅決破除一切妨礙科學發展的思想觀念和體制機制弊端”。這就要求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干部要加強政策理論創新研究,全力推進創新型政黨建設,提升全黨思想理論水平和科學發展理念﹔各領域人才要加強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全力突破事關國民經濟發展命脈的“核心技術”瓶頸限制,以理論創新、觀念創新、技術創新推動“小康社會”這艘航母加速航行。


相關專題

分享到:
(責任編輯:陳惠照(實習)、趙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