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专题报道>>人民战“疫”党旗飘扬

战“疫”一线党旗红系列策划

战疫“大考” 教育战线“不掉线”【3】

2020年03月27日08:48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党员教师化身“播音员” 有啥想说的都找我

在战击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数千名医护工作者在一线与之战斗。在战疫的后方,疫情数据持续攀升带来的焦虑与压力,隔离带来的无助与恐惧,延长假期禁足带来的无聊与烦躁,这一切都给民众的心理带来很大的冲击。

疫情爆发后,党员教师组建起志愿服务团队,为社会各界提供专业的心理服务,为隔离群众和一线防疫人员家属们构筑起“心灵加油站”。

苏州彩香实验小学:党员教师成为战疫家庭的坚强后盾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无数英雄“舍小家,顾大家”,投入到一线战疫工作中。在苏州市彩香实验小学,也有许多孩子的家长在第一时间投入了这场战击疫情的战争。在这个特殊时刻,战疫家庭的孩子,学习和生活怎么办呢?

彩香实验小学六(3)班戴晟浩同学的爸爸在市疾控中心行政办公室工作,办公室也相当于中心运转的一个中枢,他虽不在战斗一线,但每天也在为前方战斗的后勤保障忙碌着。本来全家准备回老家过年,但大年初一爸爸就被召回了。从那天开始,爸爸每天都要到晚上12点左右才回家。戴晟浩的妈妈在社区工作,每天也很忙,因为要负责社区里发热人员隔离、追踪、排查,路口值守等等,天天加班也很辛苦。父母都在为战疫工作恪尽职守,戴晟浩又是一名小学毕业班的学生,在这个延长的寒假,他的学习生活怎么保证呢?班主任李霞老师知道这个情况后,第一时间和这个家庭取得了联系,希望尽自己的努力给予这个孩子最大的关怀。

李霞是一名具有36年教龄和班主任工作经历的老师,也是一名有着21年党龄的老党员。今年8月送走这最后一届毕业生后,李老师即将退休,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驱使她要站好这最后一班岗。

李老师第一时间向同年级的老师请教线上工具的使用方法,用电脑、手机每天与戴晟浩取得联系,关心他的学习生活情况,及时给予最直接的关怀和帮助。同时,李老师还发动全班同学,组成隔空聊天室,与戴晟浩互帮互助,一同学习和成长。同学们也给戴晟浩写了一封封关心慰问的信件,制作了一张张精心设计的小卡片。李老师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资源,希望这个一个人在家,等待英雄父母平安归来的孩子不再孤单。

李霞老师总是说:“相对于一线奋战的英雄,我的努力不足挂齿。”在彩香实验小学,还有许多像李霞这样的老师,她们默默奉献,不厌其烦,做好每一位学生的在线答疑,在自己的岗位上尽职尽责。

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为毕业班师生织就温暖“心理防疫”网

“捷姐,我能和你聊聊吗?最近我总觉得不舒服,吃不好也睡不好,我该怎么办?”

“心理暗示很重要,你都做好了防护,不会有事的,你一定要调节好作息时间,回归正常学习生活。”

这是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心理防疫志愿者服务队队员刘婕与大窝学校九年级学生张某进行视频交流的对话。针对全封闭寄宿制学校学生,对张某产生的不良反应,她给出了合理安排作息时间、规律饮食、适当运动等“7条心”建议。

“捷姐,我按照你的方法去做,这几天我觉舒服多了,谢谢您!”

“好!继续加油!姐姐相信你一定行!”

复学复课期间,为高三初三师生开展心理辅导,成了刘捷老师的主要工作。她说:“我的任务就是帮助师生消除恐惧、重拾信心。”

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教育局党委狠抓党建引领、强化责任担当、落细疫情防控,激励引导区教育系统心理健康教育党员教师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积极下沉一线为高三初三师生开展心理防疫工作,帮助他们增强心理免疫力,为他们织就温暖“心理防疫”网!

心中有温暖,行动有力量。高三初三复学复课以来,为了做好师生心理防疫工作,红花岗区教育局党委立即向全区教育系统发出倡议,号召党员教师、心理咨询教师、教师志愿者积极参与各校心理防控工作,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体现责任担当。

复学复课期间,队员们成了高三初三师生的心理医生,他们通过微信视频线上互动,一句牵挂,一声问候,都传递着浓浓的师生情;他们温柔的笑脸、关切的话语,浸润着师生的心灵;他们与师生的问候,也悄然温暖了师生的心房……

安徽天长市:“孩子情绪我来管” 党员教师线上助力学生心理防“疫”

“老师,我想出去玩,在家闷死了……”近日,安徽天长市十八集小学一(2)班语文老师康志成接到学生晓萱的电话,“但爸爸妈妈不允许我出去……”电话中的晓萱情绪十分激动。

“晓萱,你不要着急,无论什么事,老师都可以帮助你的……”康志成细心安慰着。

晓萱的爷爷是近期从武汉返乡人员,经过校方摸排,晓萱的爸爸与其接触密切,镇上立即安排其全家隔离14天。一个六岁的孩子天性活泼好动,现在一下子要忍受这么长时间的约束,而且对疫情防控知识似懂非懂,心理上不免感到紧张、烦躁、无助……

“晓萱,你一直就是一个很听话的孩子,要多听爸妈的话,多听老师的话,我们一定会很快消灭病毒,打败‘恶魔’,回到正常生活……”康志成打开了手机视频,娓娓劝导着晓萱。

“孩子情绪我来管。”从那天起,康志成和晓萱约定:每天上午九点开始视频通话。视频中,康志成耐心教晓萱画画,给她讲名人故事,让她观看励志短视频,还告知她如何戴口罩、预防传染……俨然成为晓萱的“代管家长”。

“我是一名党员,也是晓萱的老师,孩子有需要帮助可以直接找我。”不知不觉,14天的隔离期结束了,面对晓萱一家再三的感谢,康志成始终表示这是自己的责任。

“孩子‘宅家’闹情绪怎么办?”疫情来袭后,孩子父母的担心,一直牵动着天长广大党员教师们的心。面对停学在家、不服家长管教的“熊孩子”,像康志成这样“挺身而出”的党员教师典型不断涌现,爱心故事持续上演,他们牺牲陪伴家人的时间,主动请缨,坚守校园防“疫”一线,通过电话、QQ、微信、空中课堂等多样化线上网络平台,全员、全天候、全方位给予学生“一对一”或“多对一”的心理关怀和学习辅导,努力当好孩子的主“心”骨,贴“心”人,诠释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人民教师的情怀。

杭州高校教师组团为公众提供疫情期心理服务

从2017年初参与浙江省唯一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以来,浙江理工大学理学院心理学系党员教师洪芳一直在探索如何做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在她看来,“这些年,心理服务越来越多地走近普通老百姓。尤其是社会面临重大事件时,心理服务更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开展服务的基础是组建一支团队。1月29日,洪芳开始进行志愿者招募。短短3天时间,一支包括精神科医生、高校心理教师、社会心理工作者在内的40余名志愿者队伍诞生。

杭州拱墅区大关街道是他们对接的街道之一。洪芳与她的团队通过一对一的入户电话,为50户左右居家隔离户提供心理支持。

“这批居家隔离户的隔离时间已经过了疫情胶着期。有人担心自己生病,有人感觉自己不该被隔离而心生不满,有人因为隔离,工作和经济收入受到影响。”团队介入后,后来,许多隔离户的情绪有所缓解,还有人对他们的入户电话志愿者表示了感谢,觉得政府不仅仅考虑到了当前隔离时期他们的身心所需,同时也关注到了他们复工后的生活。不少隔离户对志愿者的态度从一开始的“身心抗拒”发展到“理解支持”乃至“想做朋友”。

洪芳告诉记者,“实际上作为志愿者,我们所做有限,但是对于他们来说,我们传递了政府管理工作者的关怀。”

除了对居家隔离户开展心理支持工作,洪芬芳和她的团队还同步开启线上心理咨询模式,为战疫一线工作人员和隔离人员、普通一般民众排忧解难。

上一页下一页
(责编:吴楠、闫妍)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