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综合报道

百万亩林海的“慢”逻辑——塞罕坝“生态文明建设范例”三记之一【2】

记者 樊江涛

2017年08月04日09:04    来源:中国青年报

原标题:百万亩林海的“慢”逻辑

定力

在林场人看来,几年前,用“攻坚”命名在石质山地和荒丘沙地上的造林行动,是塞罕坝人的“专利”。

在塞罕坝机械林场马蹄坑营林区近400亩的驹子沟“攻坚造林”地,通过林地边一处露出的山体横断面,可以清晰地看到,整个造林地土壤厚度为5~10厘米,在这之下便是坚硬的岩石。

在“攻坚造林”地栽下的樟子松容器苗要经过5年培育——3年长在苗圃、两年栽植在容器中。要想在20厘米高的容器内栽下树苗,先要在石质山地上开凿出长70厘米、宽70厘米、深30厘米的树坑。

“石头坚硬,用尖镐真是一凿一个火花。”机械林场林业科80后副科长范冬冬回忆,2011年种下这片林子时,恰好有北京的中学生在这里开展社会实验。“十几个跃跃欲试的中学生用了两个小时,一个树坑也没挖出来。”

树坑挖出来,还要将树苗和填坑的土壤背上山。“由于山体陡峭,前年还摔死过两匹骡子。”覆土防风、覆膜保水、架设围栏……每道工序都是对塞罕坝“林三代”的挑战。

在塞罕坝机械林场,人们习惯将机械林场工作者按20年划分为一代,如今已是“林三代”。塞罕坝机械林场党委书记、场长刘海莹就笑着“自嘲”说,“林三代”喜欢“自讨苦吃”。

5年前,塞罕坝的森林覆盖率已达80%以上。可以说前两代林场人剩下的都是不宜林荒山:不是石质山地就是荒丘沙地。

当“林三代”向塞罕坝最后的荒山发起攻坚时,难免有疑虑的声音。但他们创造出的驹子沟98.9%的3年保存率,无疑给疑虑者们吃了一颗定心丸。

同样在马蹄坑营林区,而今“王尚海纪念林”里的落叶松,胸径已达二十六七厘米,高度则长到了二十米开外。

1964年,“林一代”在这里打响了“马蹄坑大会战”,造林516亩,成活率达到90%以上,一举扭转了头两年造林成活率不足8%引发的林场“下马风”。

1989年,“马蹄坑大会战”的领导者之一、林场首任党支部书记王尚海去世后,按照老人遗愿,他的骨灰被撒在这里,滋养着这片他亲手种下的林子。

刘海莹回忆,在“文革”中,首任老场长刘文仕受到冲击,晚上脖子挂着十几斤重的拖拉机链轨板挨批斗,白天依然带领职工植树造林;即使在经济最困难的时期,林场也没有挪用过一分钱的造林资金……

三代林场人55年从没有停止过造林。“但预计最多还要两年,塞罕坝就不得不停止造林了。”刘海莹说,当地攻坚造林目前已完成7.6万亩,预计再有两年就能完成剩下的1.3万亩。

到那时,塞罕坝将达到86%的森林覆盖饱和值。“除了道路、河流、湿地和防火隔离带,已无林可造。”

在刘海莹看来,“无林可造”是唯一能让塞罕坝人停下来的理由。

上一页下一页
(责编:姜萍萍、常雪梅)
相关专题
· 砥砺奋进的五年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