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专题报道>>砥砺奋进的五年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塞罕坝机械林场生态文明建设启示录

2017年08月03日17:03    来源:河北日报

原标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夏日的塞罕坝。 记者 贾 恒 田 明 赵海江 霍艳恩摄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

今天,塞罕坝机械林场的百万亩人工林海,让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人都会感受到视觉和心灵的强烈震撼。塞罕坝展览馆里一幅幅半个多世纪前生态极度恶化景象的照片,与现今美丽高岭上壮美的绿色风景形成了鲜明对比,不仅让人感叹生态修复的奇迹,更是引发了人们对发展理念的深刻思考。

“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从漫天黄沙、穷山秃岭到满目青山、绿水潺潺,塞罕坝每棵树的年轮,都见证着这里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进程。

上世纪80年代,习近平总书记在我省正定工作的时候,就提出了“宁肯不要钱,也不要污染”的理念。2013年9月,总书记在参加河北省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时又提出,“在绿色发展方面搞上去了,在治理大气污染、解决雾霾方面作出贡献了,那就可以挂红花、当英雄。”

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一以贯之,闪烁着穿越时空的真理光辉。

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近两年来,牢记总书记嘱托,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人民,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战略位置,坚持生态优先,坚定走加快转型、绿色发展、跨越提升新路,燕赵大地绿潮涌动、绿意盎然。今年“七一”前夕,省委、省政府作出决定,命名塞罕坝机械林场为“生态文明建设范例”。决定中说,塞罕坝机械林场的生动实践,深刻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绿水青山,是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美好诠释。

绿水青山,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生态依托。

绿水青山,是迈向全面小康的美丽河北的不懈追求。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让我们把目光投向塞罕坝的绿水青山,探寻这里生态文明建设给人的启示。

把荒山沙地变成绿水青山,塞罕坝是人工生态修复的奇迹

昔日的漫天黄沙、穷山恶水,如今的满目苍翠、绿水青山,塞罕坝上生态逆转,美丽高岭失而复得。

塞罕坝半个多世纪生态环境的变迁,印证着人与自然的关系法则:“人因自然而生,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对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只有尊重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

(一)万般辛苦终成就,不信青山唤不回

“自古极尽繁茂,近世几番祸殃。水断流而干涸,地无绿而荒凉。哀花残叶败,惊风卷沙狂,感冬寒秋肃,叹人稀鸟亡。悲夫!”这是今天刻在一块巨石上的《塞罕坝赋》中,描述的55年前满目疮痍的塞罕坝。

1962年秋天,369名第一代建设者肩负国家使命上坝造林,挑战他们的不仅有高寒恶劣的生存环境,还有最初连续两年低于8%的造林成活率带来的沮丧与迷惘。

已被严重破坏的生态环境能不能人工修复成功?荒山沙地能不能变回绿水青山?

这是塞罕坝提出的生态之问。在塞罕坝建设机械林场是新中国大规模人工造林的开始,实际上也让塞罕坝成为新中国大规模生态修复的一个实验场。

信心,来源于“誓将荒地变绿洲”的坚定信念,来源于“老天虽无情,也怕铁打汉”的奋斗精神,也来源于尊重生态造林规律的科学态度。

王尚海、刘文仕、张启恩、王福明等组成的首任林场领导班子踏遍了塞罕坝每一片山地,每一座沙丘,带领大家绘制出了细致详尽的造林规划图。哪一片适合机械造林,哪一片适合人工造林,哪一片适合机、马、犁同时作业,都了然于胸。

因地制宜,技术攻坚,精选引进树种、改进传统育苗法、优化种植方法……在1964年早春背水一战的马蹄坑大会战中,全光育苗法、三锹半人工缝隙植苗技术等科学有效的育苗、植树方法得以全面检验并获成功,516亩人工栽植的树苗次年成活率达到91%,开创了中国高寒地区栽植落叶松的成功先例,也开创了国内使用机械成功栽植针叶树的先河。

大自然给予了珍爱绿色的人们最宝贵的回馈。在创业者喜极而泣的泪水中,塞罕坝机械林场开启了在中国高寒沙地造林史上不断创造奇迹的历程。

到1982年,林场超额完成建场时国家下达的造林任务,在沙地荒原上造林96万亩,总计3.2亿余株,保存率70.7%,创下当时全国同类地区保存率之最。原林业部评价塞罕坝造林成效为“两高一低”,即成活率高、保存率高、成本低。

到2017年,林场有林地面积达到112万亩,成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森林覆盖率由建场前的11.4%提高到80%。林木总蓄积量为1012万立方米,林木价值40多亿元。

今年7月上旬,在塞罕坝机械林场总场千层板林场红石砬攻坚造林现场采访,我们见识了塞罕坝人发明的石质阳坡造林法——在倾斜近30度的山坡上,身着迷彩服的工作人员弯腰整地挖坑,瘠薄的土层间除了石头就是砂岩,尖镐砸向岩石间的一刹那,不时有火花闪现。最多的一个坑里,曾捡出了大大小小重达200多公斤的石块。

“深坑”“大穴”“客土”“覆膜”……利用这套技术,从2010年至今,林场已完成石质阳坡造林7.5万亩,成活率在90%以上。如果将全部石质阳坡造林完成,塞罕坝的森林覆盖率将从现在的80%提高到86%,达到饱和极值。

大自然是公平而慷慨的。55年来国家累计投入和林场自筹资金约10.2亿元,如今塞罕坝资源总价值达到200多亿元,投入与产出比为1∶19.8。更重要的是塞罕坝的生态效益显著,据中国林科院评估,如今塞罕坝的森林生态系统每年固碳74.7万吨,释放氧气54.5万吨,空气负氧离子是城市的8到10倍。

从小气候上看,近十年与建场之初的十年相比,塞罕坝年均大风天数减少30天,年均无霜期增加了14.6天,年均降水量增加50多毫米;从更大的范围讲,在塞罕坝机械林场的带动下,承德市大力推进造林绿化,全市有林地面积由新中国成立之初的300万亩增加到现在的3390万亩,森林覆盖率由5.8%提升到56.7%,年可吸收二氧化碳1.24亿吨、释放氧气1.1亿吨、滞留灰尘8032万吨,与塞罕坝一起成为了“华北绿肺”。

数世纪无垠荒原,恰屈指间绿装。对于塞罕坝的创业者来说更感欣慰的是,他们用青春、汗水甚至生命兑现了当初对党、对人民的承诺——为北京阻沙源,为京津涵水源。

如今,绿色的塞罕坝,像一只展开双翅的雄鹰,紧紧扼守住浑善达克沙地的南缘。固沙的同时,这里的生态系统每年可涵养水源1.37亿立方米,相当于至少13个西湖的水量。

塞罕坝提供了人工生态修复的成功样本,也加速了河北为京津构筑生态屏障的进程。

共同参与建设国家三北防护林、推进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建设京津保生态过渡带、启动太行山绿化攻坚行动、打造北京冬奥会绿化“京北绿海”……燕赵大地上的绿化战役一轮接一轮,人工绿浪一波接一波,不断续写着新的绿色传奇。到目前,全省森林面积达到9000多万亩,承德市滦河、潮河、辽河、大凌河四大水系年产水量的1/3送往京津,张家口市2004年至2016年为北京输水量累计达到3.46亿立方米,京津冀协同发展生态环境支撑区作用日渐彰显。

绿进,沙退,我省沙化土地监测显示,到2009年时,京津周围地区沙化土地面积减少112万多亩,实现了土地沙化逆转。防沙重点区域内的承德、张家口两市,由沙尘暴加强区变为阻滞区。国家气象局资料表明,上世纪50年代,北京年平均沙尘天数为56.2天,而近年来,北京春季沙尘天数保持在每年7.5天左右……

“塞罕坝机械林场探索出一条人工修复生态环境的路子,使得自然状态下至少需要上百年时间才能得以修复的荒山沙地,只用50多年就重现了森林等自然生态,这是塞罕坝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作出的重要贡献。”20多年持续关注塞罕坝的林业专家、河北农业大学林学院院长黄选瑞如是评价。

(二)守护生命共同体,层林尽显生态美

张启恩是塞罕坝机械林场的首任技术副场长,从1994年退休直到2008年去世,他没有一天不在关注着塞罕坝,关注着这片林海。

2002年,张启恩曾给原林业部的老领导写过一封信。在信中,他主要谈了对塞罕坝成为国家森林公园之后,如何提升森林生态系统质量的看法。提出了“让鸟儿回来,停上沼泽地,改造低质林分”等意见。其时,他已经退休多年,出行只能靠轮椅。在信的最后,他说:由于我的伤残,工作不深入,意见可能不够中肯,但是这个思路不会错的。

满目青山夕照明。老一辈务林人把这片绿色深情地托付给了后来者。

近年来,塞罕坝林场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一直保持在95%和92%。随着绿色渐浓,林场更重要的任务是森林生态系统的营造。精准提升森林质量、调整树种结构、保持生态稳定,是塞罕坝“林二代”“林三代”们的使命。

林场改变了过去大面积皆伐做法,科学规划呈块状、带状小面积抚育砍伐,着力调整树种结构。同时对低质天然次生林和景区公路沿线部分落叶松人工林,实施天然次生林改培作业,调整森林结构,增强林分稳定性,为未来发展打下基础。

三分造林、七分管林。管护好这片绿海同样责任重大。

1977年10月下旬,塞罕坝曾经遭遇过一次罕见的雨凇灾害。一连两天,雨雪冰冻轮番侵袭,57万亩林地受灾,20万亩树木被冰坨子压折,林场十多年的造林成果损失过半。

苦难的记忆化做科研攻关的动力,林场技术人员通过大量数据分析认为,人工纯林密植度高,导致树种单一、枝干长势较弱,一旦遇到冰坨压身就会损失惨重。结合现代林业科技及发展趋势,他们创造了“人工异龄复层混交林”培育模式,即通过五年的“抚育间伐”,将造林之初每亩密植222株松树减少到50株,个别区域仅保留15株。

“如果再遇到1977年那样的雨凇灾害,林场的损失肯定会小很多!”塞罕坝机械林场营林科副科长常伟强自信地说。

“抚育间伐”腾出了空间,树下通过“引阔入针”“林下植树”等手段,在高层树下植入低龄云杉等,逐渐形成了以人工纯林为顶层,灌木、草、花、次生林的复层异龄混交结构,塞罕坝的人工纯林由此变得生动有趣起来——

随着通风透气性增加,温度高了、湿度大了,微生物开始活跃,林下积累的十几厘米针状落叶被加速分解,为植物生长提供更多养分,乔灌木和花草越长越高。

乔灌木和花草多了,为野生动物提供了食物和栖身之地,野猪、狍子、獾子、啄木鸟等,在新林里安家,让林子焕发了勃勃生机。

野生动物在树林里拱地翻地,无意间又进行了松土作业,大树的树种掉下来,形成天然落种,一棵棵天然育种的小松苗破土而出、慢慢长大。

补齐食物链、有虫不成灾。越来越多的益鸟来了,补上了生物链上的重要一环,食树害虫有了天敌,自然生态系统得以逐渐修复……

一松一树真朋友,山鸟山花好兄弟。

塞罕坝上,单一的人造林海景观变成了上有松涛、中有灌木、下有花草的自然生态景观,物种多样性也正在完善。据统计,目前塞罕坝陆生野生脊椎动物达到261种、昆虫660种、大型真菌179种、植物625种。

塞罕坝机械林场是生态文明建设的范例,也是河北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缩影。

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赵克志多次强调,河北要坚决贯彻落实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要求,在治理污染、修复生态中加快营造良好人居环境。

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河北坚持系统修复的理念,综合整治山水林田湖——加大退耕还林还草还湿和天然林保护力度;依法取缔违规采石场,加强露天矿山整治和生态修复;大力推动节水和水资源循环利用,持续抓好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水生态环境逐步得到改善……一个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河北渐行渐近。

盛夏时节,四面环水的安新县王家寨村,45岁的任泳长坐在凉棚里,看着大小船只进进出出,悠然自得。“白洋淀的水越来越美了,原来不常见的大鸨、天鹅又能看到了!”

白洋淀之于雄安,犹如西湖之于杭州。建设雄安新区,一定要把白洋淀修复好、保护好。

赵克志明确提出要将白洋淀整体纳入规划管理,实施白洋淀生态修复工程,加快恢复“华北之肾”功能。省长许勤主持召开省长办公会议,研究雄安新区及周边水环境综合治理等工作。

我省制定《雄安新区及白洋淀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方案》《支持雄安新区规划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八项重点工作方案》,加快推进雄安新区及上游水环境污染监管和治理,重点对8条入淀河道及河道流域1公里范围内的区域进行综合整治。目前,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规划编制工作加快进行,淀区水生态环境全面普查正在实施,淀区生态系统的全面修复也已有序展开。

在太行山深处,同样也有见证奇迹的时刻。

2016年7月19日特大暴雨过后,“太行山最绿的地方”邢台县前南峪村过洪无灾,层层梯田里,核桃树、苹果树、板栗树果实累累,丰收景象喜人。

从1996年8月太行山中南部地区发生特大洪涝灾害开始,被誉为“太行山上的新愚公”的河北农业大学教授李保国,生前深入1200多个山区受灾村庄,探查成灾原因,探索了以“蓄、集、整、改、排”为一体的标准化“太行山片麻岩区防洪减灾工程技术”,在许多村建成了“小雨中雨不出田,大雨来了不出川,暴雨来了不毁地,遭遇山洪不见灾”的良性水生态体系,开创了太行山区绿色生态发展新模式。

下一页
(责编:杨丽娜、程宏毅)
相关专题
· 砥砺奋进的五年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