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王慧敏 方敏
2017年08月02日09:46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近年来,浙江省浦江县牢牢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从源头做好信访工作”这一指示,建立“县级领导开门接访、乡级领导随时接访、村级干部上门走访”机制,推动领导干部下访接访工作成为常态,同时形成“简单信访马上办、一般信访快速办、疑难信访监督办”的工作办理机制,推动信访总量持续下降,连续实现初次信访事项办理“清零”。
源头预防
从源头做好信访工作
盛夏,记者来到浦江县杭坪镇。
好一幅江南夏日图:一条高等级水泥路穿镇而过,路两旁,稻苗青翠,荷叶田田,房舍俨然。出杭坪镇不远,坐落着一个天然浴场,前来消暑的孩子们在水里乐翻了天。
当地干部告诉记者:村庄的变化,得益于一条公路。而这条公路,与时任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有关!
2003年9月18日上午,烈日炎炎。习近平同志不顾暑热,专门来到浦江县接待来访群众。那时的浦江县,以信访量大、越级上访多而全省“闻名”。2002年,全县受理信访10307件次,是全省信访重点管理县。
听说省委书记来浦江下访,50岁的杭坪镇杭坪村村民蒋星剑走进了接待室:“省道浦江段路况太差,不仅老出事,还制约了村子发展。我们多次上访盼修路,总没有下文。”
听完蒋星剑的诉求并征求交通部门意见后,习近平当场拍板:省道改造工程要克服困难尽快开工建设。
习近平告诉随行干部:领导下访接待群众,是从源头做好信访工作的一项有力措施。我们要变群众上访为领导下访。干部多下访,群众少上访。只要群众反映合情合理合法的问题,都应千方百计予以解决。
在习近平同志关心下,省道浦江段很快改造好了。解决了一个信访难题,推动了一方经济发展,今天的杭坪镇,已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乡镇。
10多年来,浦江县历届县委、县政府牢牢遵循“从源头做好信访工作”这一指示,把领导干部下访接访作为一项重要制度,持续抓好落实,使得浦江一跃成为全省信访工作的先进典型。
创新机制
统一领导、部门协调、齐抓共管
拎着水杯、带上《信访工作日志》,7月24日上午9时,浦江县仙华街道副主任谢青松来到了河山村,开始了本月为期3天的下访蹲点。
“村里上百亩葡萄眼看要丰收,但葡萄田的灌溉渠却被堵了。”村民黄浩火急火燎找了过来。谢青松当即协调部门采取补救措施。两天后,问题解决。黄浩喜不自胜:“干部下访真是‘一场及时雨’。”
下访蹲点,在浦江早成了常态。2003年以来,浦江县、乡领导层层签订信访下访工作责任书,“县级领导开门接访、乡级领导随时接访、村级干部上门走访”已经成为机制。
走进浦江县信访联合大厅,接访室内人声鼎沸——几位上访者正在和常务副县长戴翀沟通着。另几间接访室内,县建设局、公安局两个部门的负责人也在此轮流接访。信访室里,记者发现一个细节:每张“浦江县重信重访案件报结单”上,都注有责任单位,少则一家,多则五六家。
“有的信访问题很复杂,单靠一个部门办不了。”浦江县信访局局长倪伟虹解释:“浦江为此健全联席会议机制,构建‘统一领导、部门协调、齐抓共管’的信访工作大格局。对久访不息的信访件,由1到3名县领导包干,协调各个部门一起解决。”
解决上访户于桂枝的难题,就得益于这一制度。他家的房屋问题涉及县经贸局、县国资公司、县财政局等多个部门。以前,协调各部门总是费时费力,如今“联席会议机制”打破了这一“藩篱”。
浦江着力推动干部“扑下身子”去下访,如何保证“下得去、蹲得住、帮得上”?
对此,县委常委、组织部长李唯道出了浦江的解决办法:我们建立了信访工作由主要领导人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其他领导“一岗双责”,一级抓一级的责任体系。部门实行“谁引发问题谁负责解决,谁化解矛盾不力谁要被问责”制度,把化解的责任落实到具体责任人。
下一页 |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党史学习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