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2月08日13:52 来源:大众日报
三、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狠下功夫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型
本报济南2月6日讯 今天,郭树清省长在省十二届人大六次会议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说,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提出的腾笼换鸟和凤凰涅槃的指示要求,进一步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狠下功夫,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型。
(一)提高农业供给质量。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推动“新六产”发展。继续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开展绿色增产和粮食高产创建,确保粮食生产稳定。严守耕地红线,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建设好海洋牧场。积极培育新型农民。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加强科技服务云平台建设,壮大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完成节水灌溉工程面积300万亩,发展水肥一体化面积130万亩。基本完成南水北调续建配套工程,加快黄河水东调应急、引黄济青改扩建等工程建设。
(二)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创新产学研合作机制,支持企业与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合作,鼓励跨领域、跨行业协同创新。支持济南数据科学中心发展。培育更多行业单项冠军。探索教育科研资源优化重组,支持省属主要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融合发展。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培育一批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深入实施泰山学者和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工程,吸引更多技术型、技能型专家来鲁发展。建立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机制,允许科研人员、医生和高校教师依规兼职兼薪。
(三)坚定不移化解过剩产能。严格执行安全、环保、能耗、质量、标准等法律法规,倒逼钢铁、煤炭、化工等重点行业过剩产能退出。今年,再压减生铁产能387万吨、粗钢280万吨、煤炭351万吨。推动济钢产能调整和山钢转型发展,统筹抓好煤炭企业改革重组。严厉打击制售“地条钢”等违法违规行为。稳妥实施兼并重组或破产清算,加快“僵尸企业”市场出清。认真做好去产能过程中职工安置工作。
(四)加快工业和服务业结构优化。落实中国制造2025山东行动纲要。大力发展智能制造和高端装备,加快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推广。加快化工企业“进区入园”。深入推进“两化融合”,建设智慧园区。引导大数据产业加快发展,强化山东工业云平台线上服务,建设国家北斗导航数据山东分中心。启动新一轮省级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大力发展生物制药、康复器材产业。
(五)继续降低实体经济杠杆率。推动工商企业降低杠杆率,严格管控政府性债务,同时也要对居民户债务过快增长的势头保持足够关注。必须进一步提高企业产销率,减少应收账款和产成品存货资金占用。引导企业增强资本金意识,支持具备条件的企业开展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通过资本市场多种工具提高资本金比率。通过技术创新、体制改革、管理完善,努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坚持分类调控,因城施策,重点推进非住宅和去化周期较长的城镇商品房去库存。支持合理自住购房,严格限制银行和社会资金流向投资投机性购房。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完善化解担保圈风险系统措施。
(六)深入实施质量强省和品牌战略。加强全面质量管理,加快“山东标准”建设。逐行业制定质量提升计划,扩大“好品山东”区域品牌影响力。鼓励企业发挥工匠精神,提升核心竞争力。加快培育一批国际知名自主品牌。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严厉打击侵权假冒行为。企业、政府、社会各个方面一起努力,把青岛啤酒、东阿阿胶、宏济堂、德州扒鸡、周村烧饼等老字号的牌匾擦得锃亮;把海尔、海信、浪潮、张裕、重汽、如意等大品牌叫得更响;让烟台苹果、日照绿茶、金乡大蒜、滕州马铃薯、莱芜生姜、菏泽牡丹、沾化冬枣、肥城桃、黄河口大闸蟹等地理标志农产品卖得更好;还要花更大力气支持歌尔、豪迈、迪尚、红领、孚日、亚光、乖宝等众多成长型品牌在海内外闯出更大天地。
(七)深化经济领域重点改革。一是推进农业农村改革。继续开展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深化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三权分置”,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抓好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稳步实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开展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试点。二是加快企业改革。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结构。积极稳妥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革和省属国有企业员工持股试点。支持民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鼓励企业负责人领工资、交个税、规范成本核算。三是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坚持公共财政原则,进一步规范预算活动,合理划分省以下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主动探索健全地方税体系。有序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以市为单位逐步实现“五个基本统一”。四是深化金融改革。鼓励各类企业和银行到海内外上市,进一步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支持齐鲁和蓝海两个股权交易中心稳健发展。建设好济南区域性产业金融中心和青岛财富产品交易中心。支持城市商业银行审慎开展综合经营。稳步扩大新型农村合作金融试点。五是深化要素市场、价格机制、薪酬福利、住房制度、事业单位、编制人事、统计体制等领域改革。
(八)提高经济开放度。培育发展外贸新业态,提高品牌商品出口比重和资本品出口比重,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提升服务贸易发展水平。扩大优质消费品进口。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加快实体零售创新转型。深化与国内外知名电商合作,建设好“鲁产国际名牌产品”网上专厅,重点推动特色农产品、优质工业品上行。鼓励智慧供应链创新发展,提升民生物资配送和冷链物流能力。深化与世界500强、行业领军企业对接,加强同重点国家、友好省州和港澳台地区的联系合作。坚持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紧密结合,注重引进高层次人才和团队,组织实施“外专双百计划”。允许各地在法定权限内制定出台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推广潍柴、万华、西王、金正大等企业海外并购经验,加强国际产能合作。办好哈萨克斯坦世博会山东活动周。
上一页 | 下一页 |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